“石之美者謂之玉”,玉之所以區別于石,是因為玉之美,而非玉之白。真正主導玉之價值的,是玉的溫潤之澤。
玩玉六看
第一
看結構
“無結構”是現今常被提起的一個詞,而如何才算無結構其標準卻又不一。很多人認為無結構必須是在任何自然和人造光源條件下肉眼直視觀察玉內無任何結構。
無結構就意味著玉質極致密,是纖維狀交織結構的極端形態,因此無結構的“熟”玉密度和硬度會比一般的玉石略高,而玉薄之處有時會顯透,但區別于青海料水性的“嫩透”,是韌性與剛性并存的“熟透”。整體觀察“熟”玉的質地柔韌中又透顯出剛性,會散出一種寶光感。
第二
看玉色
老玩家都會有一個感覺,往往質地特好的籽玉很難達到特級白的標準,而色極白的籽玉往往質地又會顯疏松,有干澀之感。這就如同雪與冰的關系,兩者本是同一物質,雪的結構疏松,更易折射光線,就顯得很白,而一旦由雪變為冰以后,結構緊了密度高了,顏色也就沒那么白了。
而我們看“老熟”的籽玉,有人說它的白色會微泛黃,有人說它的白色會微泛粉,其實都是想形容“脂白”這個概念,“脂白”絕不是雪白,更不是紙白。“熟”玉之色應是有油脂光澤的暖白色調,這種色調自然而然地會給人一種精光內蘊之感,不是極白,卻又比極白更讓人感覺心情靜謐,似乎玉與人可以由此而融為一體。
“熟”玉之色的“暖”是必須被強調的,色可以偏青,但絕不可偏灰偏冷,否則它又如何能被稱之為“熟”呢?
第三
看毛孔
如今毛孔已成為籽玉的重要身份證明,以至于明明一塊可以完整對稱的玉牌非得缺去一角以留下那“珍貴之皮”,而同時日益成長的“高科技”手段讓玩家們對毛孔也越來越把握不定,但總的說來以今日之工藝天然毛孔與人造毛孔還是能區別一二的,畢竟長期積累與短期速成給人的第一感覺總會有些不可言明的差別。
再來說“熟”玉的毛孔,由于“熟”玉的質地緊密,其毛孔也相對細微,表面不會有較深的坑洼,毛孔大小也相對較平均,但一定要區別于噴砂毛孔的機械平均感。用肉眼觀察,“熟”玉表面毛孔折光柔和流暢,不會有粗滯感。
第四
看皮色
還是由于“熟”玉質地緊密的緣故,其皮色往往想入而又不得入,于是只能在極淺的表面著色化開,因此“熟”玉的皮色多為灑金色,且多為活皮、油皮。所以說“灑金皮下出羊脂”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一些“老熟”的光白籽中,常會感覺其表面有一層不易察覺的淡黃色包裹,那其實也是一層灑金皮,所以這類料開出后里面的肉往往會比表面更顯白一些。
第五
看形狀
“熟”玉的形狀在籽玉中最為流暢,過渡最為自然,不會有鮮明的棱角,包括一些老的斷面繃茬,都在歲月的歷練下變得柔和順滑,把玩起來給人一種舒爽感。
第六
看手感
判斷玉的手感,首先要把玉在凈水中浸泡至少一晝夜,去除其表面油跡污漬的殘留,以避免影響真實手感。“熟”玉從水中取出時,由于其表面毛孔細密,可以觀察到水與玉會迅速分離,甚至不用擦拭玉就會將水幾乎完全排除。
將“熟”玉握于手中摩挲感覺,如嬰兒肌膚般的凝脂之感便會在此刻出現,順滑流暢,毫不滯手,甚至讓人擔心它會脫手而出。
養玉八語
所謂養玉,講的便是藏家除了要對玉器進行日常的擦拭外,還須將它貼身而藏并且要不斷地盤玩,只有這樣才能使玉石化蛹為蝶,綻放出自身的靈性和色澤。一般說來,“養玉”的關鍵在于“盤玉”,盤法得當就會事半功倍,否則就會功虧一簣。
盤玉,有“文盤”和“武盤”之分。藏玉在身,通過佩戴、把玩等讓玉器與恒溫的人體長久接觸以達到養玉的目的,此乃“文盤”。文盤不會傷及玉器,但效果甚微,往往非三五年不能奏效,有些甚至要耗費數十年的時間。
新采之玉適合文盤,只有經過一年以上的文盤后玉的硬度才會逐漸恢復,這時方能適當借助外力盤養,這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武盤”。武盤時可用干凈的白布不斷磨擦玉器,受熱產生的高溫可以將玉中的土氣迅速逼出,使其晶瑩潤澤。但武盤不可操之過急,以免讓玉器毀于一旦。
另外,盤玉還有“意盤”一說。意盤是指藏家在盤玉把玩的時候還需想著玉的美德,并從玉的美德中不斷地汲取精華,以養自身的品性,這樣一來,玉器得到了養護,養玉之人的心靈也得以凈化,時間久了自然便可達到人玉合一的至高境界。如此說來,養玉,與其說是人養玉,倒不如說是玉養人了。
1、擦玉:是用清潔過的軟毛巾或者羊皮擦玉器的表面,可達到一定的養玉效果。
2、盤玉:是通過手玩或摩擦臉部,其人的身體的皮膚表面有意識的進行摩擦。但是人體皮膚含有油質,盤完玉后應用干凈軟毛巾擦掉油質。
3、養玉:包括擦玉、盤玉在內,注意正常的濕潤度,像佩件、手鐲類通過佩戴可以達到玉石內部及表面達到一定的潤而透的效果。
4、修復:對有碰缺損壞的玉件,應及時修復,才具備養玉的條件。
5、恢復:對于一些擺放在太陽(紫外線)強烈照射或是室內有強光長時間照射的恢復,放在陰潮的室內一段時間,即可恢復玉石表面的吸附水,再用軟布擦拭即可恢復一定的潤度和光亮度,也可在博古柜及柜臺內放置一杯水,也可達到上述效果。
6、補水:指拋光過度使玉石表面吸附水及分子層間水損失,其表面結構受到一定的損傷,叫做非金屬“疲勞”,其特征是玉石表面為干枯的光亮。比較好的方法是“盤玉”和“土浸”,在一定濕度的土里放置一段時間能達到補水的效果,或者是用生的竹子再拋光一次,也可以達到一定的補水效果。
7、“療養”:有些廠家為了降低打磨拋光成本,用一些廉價的綠粉拋光,對玉石表面進行拋光,會把玉石的翠部分“燒”掉“一層”。其療養方法是用熱水加洗衣粉洗去玉石表面的綠粉,再用熱水加透明香皂水徹底洗凈、晾干,然后用生竹子加鉆石粉再次拋光,恢復翠的原面貌和自然特征,也可達到養玉之效果。
8、避:避碰傷碰壞,保存妥善,避免與酸堿類物品接觸,避免長期強光照射,以免損傷玉石表面結構。
養玉是玉器藏家的至樂之趣,也是一種超然物外的享受。養一方美玉細細盤玩,于靜謐中細品往事前塵,讓自己的心情也沾上一點玉的靈氣。當歲月流逝如水,衰老的只是容顏,而我心一如玉石,走過滄桑,走過雕琢,走過愛恨,走過情仇,再回眸時,早已是百煉成玉,有著玉的溫潤、玉的細膩,也有著玉的淡定和從容。
玩玉五法
現如今,喜歡和田玉的人越來越多,玩法則各有千秋。在我認識的玉友中,有喜歡靚麗皮色的,有鐘情油潤玉質的,有追求名家雕工的……林林總總,不一而足。那么,和田玉究竟有哪些玩法呢?
玩肉
玉質為王
和田玉以溫潤著稱,雖然真正達到羊脂級別的和田玉少之又少,但并不影響人們對玉質潔凈、潤澤的追求,如果還能有一定的白度就更好了。這正是不少玩家經常掛在嘴邊的“玉質細膩油潤、打燈無結構”等術語的由來,也是黑皮料、灰皮料等產自俄羅斯的透閃石玉同樣受到國內玩家追捧的主要原因。
也有不少玩家非籽料不玩,認為再好的山料也無法與籽料的玉質相媲美。實際上,如今市面優質籽料已不多見,偶爾現身價格也十分昂貴,而好的山料玉質一點也不比籽料差,哪怕產地不是和田而是青海或者俄羅斯。單從玉質角度考慮,山料籽料“混搭”倒也不失為無奈之下的一種選擇。
玩皮
美不勝收
帶有靚麗皮色的籽料無疑是愛玉者苦苦追尋的目標之一。玉諺曰“好皮無好肉”,但只要玉質還算過得去,再加上一張靚皮,價值因此大幅提升,賣出高價幾成必然。
籽料在形成過程中,與周圍的礦物接觸并受沁,會形成顏色各異的皮色甚至圖案,有的還構成了風景畫或神似人物、動物的圖案。如果說皮色單一的籽料價值相對有限的話,三色甚至多色籽料的價值會因為顏色的多樣性而迅速躥升,如果再有生動的形象、景色躍然其上,價值便難以估量了。
曾經見到過一塊3公斤左右的青白玉籽料,就因為有三種皮色,再加上玉色本身,被貼上四色玉的標簽后開出了300萬元的高價。
玩型
自娛自樂
和田玉也有形態各異的奇石,一些造型奇特、生動的原石即使玉質粗疏綹裂縱橫,也有不少趨之若鶩的擁躉。如果玉質稍好一點,綹裂少一些或綹裂本身能夠為整塊玉添彩,顏色更賞心悅目一些,無疑就是玩型者眼中的極品了。
當然,無論怎樣的天然造型或者裂紋,都需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并在欣賞時產生一種美的愉悅感,這才是玩型、玩裂者的終極追求。
玩工
名家至上
所謂玩工,一般是指玩家對玉器玉件雕工的欣賞,而不是自己去雕刻。好工尤其是大師作品雖然從選料、雕刻、拋光等方面都比較考究,確實令人愛不釋手,但價格也會讓大多數愛玉者望而卻步:一流名家親雕的擺件、把件、大牌子等比較大氣的玉件,價格幾乎都在百萬元之上;即使是一些二線大師工作室的作品,并非大師親自動手,以加工前的原石重量計,加工費也在500元~1000元/克之間,一個把件按加工前150克、600元/克計,單加工費就得9萬元,這還是在完全沒有考慮原石成本的情況下。而拿給大師或大師工作室雕刻的料子,怎么也不會太差吧?成件后一算賬,至少也得二三十萬以上了。
正因為如此,一些小玩家只好在成品市場上逡巡,只要看到自己比較喜歡、料子和雕工還算過得去、價格也不是太離譜的成品,就會砍砍價收下——雖然名家至上,但咱也得考慮錢包的鼓脹程度不是?
開料
眼力加心跳
心跳的感覺賭石、開料、簡單加工……這幾乎是玩賭石開料玉友的“運作一條龍”。現如今和田玉“一眼貨”的好料子難尋,加上大多數料子外皮都有人為的染色,很難判斷玉質究竟如何,說不得只好賭了。
而賭石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開料,成敗得失也就在這一瞬間。有的切開后直接扔進了垃圾箱,有的則切開后大漲,一塊從網上拍來的染色原石切開并加工成手鐲后獲利竟達數百倍。
賭石、開料除了運氣之外,更重要的是考眼力和經濟實力。雖說有賭的成分在里面,但也有很多知識、技巧可以幫助賭石者提高勝算。當然,賭石者的心態也很重要,如果眼力不夠,實力不濟,又沒有敢于承受失敗的良好心態,還是遠離賭石開料之類的游戲為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