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的威嚴與人性的溫度之間,總有一些故事令人動容。而在執行工作中,如何在維護法律尊嚴的同時,又能靈活運用各種方式實現申請人的合法權益,一直是司法工作者不斷探索的課題。近日,一起被執行人用“紙箱”以物抵債給申請人后執行完畢的案例,為我們展現了司法的智慧與溫度。
圖片由岳普湖人民法院提供
2023年8月7日,申請執行人阿某、艾某因被執行人岳普湖某公司未履行判決書確定的義務,向岳普湖縣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本案執行期間,岳普湖某公司經營受多方因素影響陷入困境,被執行人岳普湖縣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宗某面對接踵而來的執行干警,在壓力之下抵觸情緒較大。針對該案件的執行,宗某表示目前公司賬上沒錢,無法履行。而本案2名申請人均為殘疾人,收入不穩定,家庭經濟困難,且急需前往醫院進行治療。執行干警迅速行動,通過全方位網絡查詢,均未發現有可供執行的財產,執行干警立即線下走訪調查,與當地基層組織聯系、與公司負責人宗某面對面溝通并到企業內部調查,確認宗某所說情況屬實。
考慮到被執行人企業的實際狀況,若貿然采取強制措施不僅不利于公司繼續經營發展和履行支付殘疾申請人的義務,還會引發更多的社會矛盾。面對執行兩難的困境,如何既滿足申請人的訴求,又同時顧及企業的生存發展,考驗著辦案人員的智慧。執行干警一方面安撫申請執行人的情緒,另一方面評估執行行為有可能對企業造成的經濟影響??紤]到案件執行歷時長,各方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和負擔增多,執行法官多次召集雙方協商,在執行法官的耐心說服下,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均同意用紙箱抵頂債務。
一場以“紙箱”抵債的執行行動展開了。雙方在法院的見證下,對紙箱的數量、質量進行了認真核對,確保抵債價格公平合理。
最終,被執行人將岳普湖縣某公司廠內的價值81000元的紙箱交付申請執行人,申請執行人對執行結果表示認可。至此,這場“以物抵債”的執行畫上了圓滿句號。
作者:迪麗努爾、艾則孜·阿吾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