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喬】獲悉,近日,武漢新城未來灣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正式開工。
據了解,該項目是武漢新城中軸線上的重大項目之一,對構筑武漢新城生態格局、提升新城環境品質、完善城市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通過推動農用地集中連片的整治,大力恢復撂荒耕地,落實耕地保護責任,盤活農村閑置低效的建設用地,為遠城近郊的建設發展尋求新思路。
武漢新城未來灣項目
據【越喬】了解,武漢新城未來灣位于武鄂交匯的豹澥湖畔,規劃面積5.77平方公里,其中武漢市域面積2.17平方公里,總投資15億元。
項目北側緊鄰武漢新城高鐵站,南與豹澥湖交匯,區域北側交通便利,地鐵19號線與13號線正在規劃中;
南側豹澥湖區域濕地湖泊等水資源豐富,另有林地、農田、村莊等,是新城中心片區的生態門戶和綠色窗口。
武漢新城未來灣規劃從整體上考慮,提出“一環一軸五場景七陽臺”的總體結構,重點打造科技灣、未來薈、夢享塾、拾光居、飛鳥蕩等板塊。
項目用地面積577公頃,其中,城鎮開發邊界內面積126公頃。
拾光居鳥瞰圖
開發邊界外用地中,農用地占比32%、村集體建設用地占比7%、林地占比9%、坑塘水面占比52%,用地性質十分復雜。
城市陽臺效果圖
規劃將現有村灣建筑予以保留,通過改造和功能置換,引入潮流運動、科技研學、藝術創作、特色餐飲、共享農莊、精品民宿等特色產業,形成與周邊核心優勢資源互補的吸引點。
未來薈鳥瞰圖
對于農田、林地、湖塘等用地類型,保留其功能和屬性,繼續開展農林作物種植,構建產學研服務體系,形成項目的特色和亮點。
科技灣鳥瞰圖
一條10千米濕地馬拉松綠道是公園生長的脊柱,生態留白的中央綠軸連接武漢新城中軸,串聯五個不同風格的公園聚場、七個望城觀湖的節氣陽臺。
園區內193公頃的魚塘被整治為桑基魚塘,構建新城大型海綿調蓄體,筑牢流域水安全,同時結合水生態修復連通大湖航道。
全園建立光伏等分布式能源系統,助力鄉村低碳發展。同時,構建智慧生態保育、智慧低空交通、智慧管理服務、智慧數字體驗等體系,打造濕地科創樣板。
項目引入最先進的農業智慧管理系統,激活1200畝農田,形成生態農業、高效農業、觀光農業示范。
科技灣板塊通過內置科技觸媒群來吸納大量人流,是智慧光影科技、濕地生態科技的戶外集中展示區。
智慧云環是集聚智慧陽臺、數字展示、服務驛站3大復合功能的科技地標。
科普步道、綠洲燈光秀、濕地凈化之旅,及光纖、DNA等科技元素演繹的五組建筑,讓生態與科技對話無處不在。
未來薈作為公園啟動區、功能門戶,以新社交場景營造為導向嵌入4類共有空間。
夢享塾依托現有的村落肌理,通過功能置換,以產促研,以園促城,打造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和科創人員共享交流空間。
豹澥書院采用了出檐深遠的雙坡屋面,靈動的東方水院植入國學、戲曲、茶藝等多種國風場景。
越喬綜合自武漢園林院、武漢城建集團、光谷交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