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底,央視新聞曾在4天的時間里面3次發文,針對今年的大家非常關心的燃放煙花爆竹發表意見,主體的意思是建議各個不同的地方可以“因地制宜”,從原來全域性的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改為限時,限范圍,限煙花類別燃放,(以下稱“禁改限”),消息出來以后引發大家的熱烈反響,認為“禁改限”的操作是非常合理加人性化的。
因為過年燃放煙花爆竹是我們千年的文化傳統,也是辭舊迎新,大家期望新一年可以順順利利,健健康康的一種期盼,就好像生日的時候,點幾支蠟燭,許下愿望再吹滅一樣的道理。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只有蛋糕沒有幾支蠟燭的點綴,這個愿望許的不是差的意思嗎!但很可惜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地方,嘗試實行“禁改限”的做法前提下,我們目前仍然有不少的地方仍然非常堅定的選擇了“一刀切”的做法,到底是好事給還是壞事呢?
1月8號,有地方性相關媒體利用權威平臺發聲,一篇“向燃放煙花爆竹說“NO””的報道,引發大家的熱議,內容是今年執行全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某城市,在小學里面開主題班會,讓大家了解到燃放煙花爆竹的危害,堅決以后自己不能,也讓學生監督家長過年的時候不能燃放煙花爆竹,做一個環保意識非常好的學生,走可持續發展的路線。正所謂的正能量滿滿。
一邊是央視三度發聲針對煙花爆竹禁改限,一邊是有地方的媒體報道“向燃放煙花爆竹說不”,大家都有一個疑問,我們到底應該聽誰的呢?
還有一個看似很小但實際上性質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這個向燃放煙花爆竹的說不的地方,通過組織小學開班會的方式,讓大家覺得過年燃放煙花爆竹是一件錯誤甚至是違法的事,這樣的操作跟我們傳統文化的傳承真的有好處嗎,怪不得有人講,如果我們所有的小朋友現在都在被告訴,過年燃放煙花爆竹是一件壞事,那不久以后我們特有的千年的文化傳統就會全部丟失,這個時候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跳出來說,為什么現在的年輕人喜歡過外來的節日呢?
提倡環保,美化環境是一件好事,但不應該把燃放煙花爆竹當作是一件“錯誤”的事,而是應該多嘗試“禁改限”,而不是一刀切,城區和農村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實行不同的操作,難道一個偌大的城市,找不到一處可以燃放煙花爆竹的地方嗎,還是說有些人怕麻煩呢?三個字“不清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