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鄭州某廠工作,因為工作性質的緣故,常常要和國外的供應商打交道。這一來二去,相處久了,我這就不自覺地犯了咱們中國人的一個“老毛病”——喜歡打聽人家的工資情況。不過,那些外國朋友倒也爽快,一點兒都不藏著掖著,直接就告訴我們,他們那邊大概的時薪能有220元/小時,而且各工種之間的時薪相差并不大,不管是藍領工人,還是坐在辦公室里的白領,收入水平都差不太多。
那時候,我每次聽到人家說時薪,心里就覺得挺麻煩的,總習慣性地想拿個計算器,把時薪換算成咱們熟悉的月薪,這樣心里才有個直觀的概念。現(xiàn)在回過頭想想,其實人家那種按時薪計算工資的方式還挺科學的。畢竟只有落實到時薪,才能更精準地算出工人實際到手的收入,把加班、工種差異等各種因素都能考慮進去。
就拿我們廠當時的情況來說吧,像工資最高的焊裝車間,工人們每個月的工資看著經(jīng)常能拿到上萬元,可這背后的付出那也是不小。他們經(jīng)常加班,一天工作時長能達到12個小時以上,這么一算下來,時薪也就20元/小時左右了。而且,焊裝車間還是有害工種,這么看的話,這工資其實真不算高了。
再說說底盤車間的工程師吧,表面上看工資挺高的,可實際上,那也是靠加班堆出來的。雖說廠里沒有強制要求加班這回事兒,但大家心里都跟明鏡兒似的,月底的績效可主要就看加班時長了,所以為了能多拿點績效工資,很多人也就主動加班了。
外國人對咱們這兒的一些“潛規(guī)則”那是最搞不懂的了。就拿咱們常用的月薪來說吧,要是換算成時薪,那可就很難說得清楚了。咱們這邊提倡自愿加班,工資,是按照每天工作8小時的標準來發(fā)放的,至于你自己想工作多長時間,那全憑個人意愿了,而且具體的執(zhí)行標準也沒個明確說法。
那這里面有沒有人鉆空子?還真有!我就知道有個同事,下班的時候先回家歇著,等到晚上10點多了,再回公司來。等領導過來視察一圈,看到他還在加班,然后他再下班走人。不過這招,得是住得離公司比較近的人才能用,不然這來回路上折騰的時間和精力,那可就太不劃算了。
還有,磨洋工的情況也不少見。像春秋兩季,廠里訂單多,活兒也多,大家都忙著趕進度,這時候磨洋工的人就相對少些。可到了夏冬兩季,訂單少了,按說沒必要加班了,可還是有人加班,這時候,很多人就是在磨洋工了,純粹是做給領導看的,還美其名曰是在學習進步,其實就是在那耗時間唄。
咱們聊完了工資計算方式和這些“潛規(guī)則”,接下來就聊聊在鄭州找工作的事兒吧。
要是想找那種時薪30元/小時以下的工作,那確實挺容易找的。就算進不了富士康這樣的大廠,像比亞迪、福耀玻璃、鄭煤機這些傳統(tǒng)制造業(yè)企業(yè),還有阿里、騰訊、字節(jié)、百度、拼多多、京東這些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在鄭州也都有不少崗位可供選擇。
沒錯,你沒看錯,像阿里、騰訊這些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在鄭州確實是設有工作崗位的,只不過,大多都不是研發(fā)、測試、電商、品牌這類核心崗位,而是像內容審核、AI標注之類的崗位。這些崗位不怎么考驗腦力,主要就是個體力活兒,跟在富士康上班差不多,都是靠計件來拿工資的。
說到這兒,大家可別灰心喪氣。鄭州還有不少挺不錯的高科技企業(yè),像超聚變、數(shù)字馬力、UU、刀鋒互娛、中原金融、中移在線、愛立信、麒麟和盛等等。就拿超聚變數(shù)字技術有限公司來說吧,在鄭州這邊開的工資挺高的,能給到23k,換算成時薪的話,能有100元/小時左右,這可是富士康的4 - 5倍。
但是,這些優(yōu)質企業(yè)能提供的崗位數(shù)量實在是有限得很。就拿超聚變來說吧,2024年對外放出的崗位也就上百個,而且人家招聘的時候,需要的大多都是有大廠工作經(jīng)歷的熟手,應屆生能得到的機會那是少之又少。
所以說,大家現(xiàn)在應該能明白在鄭州找工作難是難在哪兒了吧,其實就是想找到高薪崗位比較難,具體到時薪30元/小時以上的工作崗位,那更是難上加難了。
前段時間,我寫了一篇關于鄭州找工作的文章,發(fā)出去之后,有小伙伴私信我,問我保險、金融類工作動不動就一兩萬月薪,事少,錢多,這事可信度高不高。
就拿平安人壽來說吧,也不能說就沒人能拿到這個薪水,雖然沒到萬里挑一那么夸張的程度,但那也絕對是千里挑一的概率了。能不能拿到這樣的高薪,除了自身要足夠努力,業(yè)務能力得過硬之外,還得看你人脈擴展的能力怎么樣,而這人脈有時候還真不是自己能完全掌控的事兒。
像這類銷售崗位,上限確實很高,但是你要考慮自己有沒有那個命。你喝瓶酒都開不了“再來一瓶”,憑什么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會覺得鄭州工資這么低,來鄭州工作是不是挺憋屈的?
其實,這人的幸福感有時候就是比出來的。只要自己掙的錢比周圍其他人多一些,那心里就會覺得挺幸福的了。
還記得上個世紀90年代,村里很多人去深圳打工。雖然廠里也是整日加班,一個月休息不了一天,但是一個月能拿到四五百元,要知道那時候鐵飯碗也就能拿到100多元。
在深圳雖然苦點,一年下來,等再回到老家的時候,那成果可太顯著了。不少人都能蓋起嶄新的房子,還能把彩電這樣的大件電器搬回家里,這在當時的農(nóng)村,那可算得上是了不起的大事了。
也正因如此,當他們回到村子里的時候,周圍同村人的眼神里滿是羨慕嫉妒恨。而這些打工者們,看著別人這樣的眼神,自己的自尊心便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這種實實在在的改變和他人羨慕的目光,就像一種強大的號召力,在模范效應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農(nóng)民工如同潮水一般,紛紛朝著深圳涌去了。
那時候的深圳工廠,招工的場面那叫一個熱鬧。工廠外面,常常是一堆工人排著長長的隊伍,都在焦急又滿懷期待地等著進廠。而且,那招工條件,嚴格程度超乎想象,甚至比好多國家招兵的要求都要苛刻。
比如,年齡上就卡得很死,只要 25 歲以下的才行。長相方面也有要求,必須得端正才行。視力也不能有問題,近視的可就不符合條件了。健康證明那是必不可少的,這關乎著能否勝任工廠高強度的工作。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不能有乙肝,這也是出于整體用工環(huán)境的考慮。另外,對身高也有明確規(guī)定,女的身高不能低于 1.55 米,男的不能低于 1.65 米。
當時大家的學歷水平普遍都差不多,沒什么太大的差距,可應聘的人卻多得不得了。工廠面對這么多求職者,實在沒辦法了,那就只能通過外貌這些外在條件來進行篩選了。
就是在這樣的招工條件下,那時候的工廠里,還是有好多 20 歲左右的漂亮小姑娘來當女工。她們一個個都特別能吃苦耐勞,每天的工作時長達到了 12 個小時,并且一個月 30 天幾乎都不休息,天天都在崗位上忙碌著。即便如此辛苦,可依舊有一堆人爭著搶著來應聘,根本就不存在招工難的問題。
如今仿佛進入了一個短視頻里的人均富翁時代,在短視頻營造出的世界里,感覺人人工資都在萬元以上。好像要是過年過節(jié)回村的時候,沒開著一輛寶馬車風光地進村,都張不開嘴說自己在外面混得好,都怕被鄉(xiāng)親們瞧不上似的。
在鄭州工作雖然工資水平整體不算高,尤其是30元/小時以上的,但只要我們不盲目地和別人去比較,靜下心來好好感受生活在這里的點滴,鄭州是一座幸福指數(shù)非常高的城市。
鄭州這座城市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閑暇時光,我們可以漫步在古老的城墻根下,去探尋那些歲月留下的痕跡,感受千年古都的韻味,這種文化滋養(yǎng)帶來的滿足感,可不是用金錢能夠衡量的。而且這里的生活成本相較于一些一線城市來說,要低不少呢。租一間溫馨舒適的小房子,不用背負太大的經(jīng)濟壓力,下班后可以去菜市場挑選些新鮮的食材,回家做一頓可口的飯菜,享受屬于自己的寧靜時光。
工作之余,還能約上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去周邊的公園逛逛,看看春日里綻放的花朵,夏日里郁郁蔥蔥的綠樹,秋日里金黃的落葉,冬日里銀裝素裹的雪景。大家坐在公園的長椅上,聊聊生活趣事,分享一下最近的喜怒哀樂,體驗當下的愜意。
而且鄭州的交通越來越便利了,新開通的8號線,可以去綠博園、方特、只有河南戲劇幻城,都可以在周末暢游一番。放松身心,讓自己從忙碌的工作中暫時解脫出來,重新積蓄能量。不像在一些大城市,光是在通勤上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讓人疲憊不堪。
所以,我們沒必要被短視頻里那些看似光鮮亮麗的 “人均富翁” 景象所影響,也不用為了迎合別人的眼光,非得去追求高額的薪資和所謂的 “風光” 回村方式。在鄭州用心經(jīng)營自己的小日子,珍惜身邊的美好,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去生活、去工作,就會發(fā)現(xiàn)幸福其實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呢,這種細水長流、平淡而真實的幸福,才是最值得我們去用心守護和品味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