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上市……
頂著一個“洋名字”,來自“中國家電之都”廣東順德的網紅按摩儀品牌SKG,在創業板IPO“折戟”17個月后,又去嘗試扣響A股市場的大門了。
近日,SKG的母公司——未來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擬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輔導券商為中信建投證券。
2022年6月,未來健康曾謀求創業板上市。然而,在IPO申請獲受理一年后,公司決定撤回申請材料。2023年7月31日,深交所決定終止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審核。
因為瞄準了年輕人在養生上的需求,未來健康曾憑借SKG小型按摩儀實現了從小家電企業的華麗轉身。然而,被催熟的按摩儀,到底是真實用還是偽需求?根據未來健康早前披露的招股書,從2021年開始,SKG頸椎按摩儀的銷量就出現了下滑,2020年至2022年,SKG頸椎按摩儀是銷量分別為471.08萬件、405.04萬件和237.72萬件。
在SKG之前,倍輕松已經率先登陸A股,但從上市后的表現來看,在高企的銷售費用壓力下,業績轉虧、股價下滑是最顯著的特點。和倍輕松一樣,SKG也存在“重營銷、輕研發”等行業通病。先行上市的倍輕松沒能打開一條通向羅馬的大路,未來健康眼下IPO改道北交所,資本市場會歡迎這一曾經的網紅嗎?
此前沖A折戟
2021年7月,肖戰代言的倍輕松登陸了A股,一舉拿下了“便攜按摩器第一股”的名頭。彼時,倍輕松的發行價為27.4元,上市當天開盤價達到了160元,較發行價上漲484%;此后,倍輕松股價上漲超過500%,市值一度突破100億元。
這一喜人的二級市場走勢,讓一眾同行看到了資本市場對便攜按摩儀的熱情,這其中包括了同樣來自廣東的SKG。
SKG母公司未來健康成立于2007年,創始人劉杰在創辦這家企業之前,曾在重慶開過餐廳,也經營過煤礦。之后他來到廣東順德,創立了SKG,早期主要是做白色家電,從事各種各式小家電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根據媒體報道,2016年,未來健康推出的首款頸椎按摩儀并成為暢銷產品,開始逐漸退出小家電行業,專注于可穿戴健康產品領域。
《順商》雜志曾透露,SKG這個品牌名字靈感來自《世界是平的》這本書,S代表智能、K代表親和、G代表全球化。
要讓品牌走向全球化,資本化自然是濃墨重彩的一筆。2013年,劉杰曾在采訪中表示,SKG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目標是“在五年內要做到上市”。彼時,SKG剛以“互聯網家電”的定位在順德的品牌競爭中找到了生存空間,以“精而美”的特點迎合了互聯網消費群體。
想法很美好,現實略骨感。和同行相比,SKG的IPO還是來得晚了些。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奧佳華、榮泰健康已分別于2011年9月在深交所、2017年1月在上交所掛牌上市。SKG的另一同行倍輕松則于2020年12月獲得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次年7月登陸A股。
2021年12月底,未來健康同中信建投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SKG的上市之旅正式開啟,但這一過程并不順利。2022年6月27日,未來健康遞交招股書,擬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當年7月22日,深交所下達了首輪問詢,并在12月發出了第二輪問詢。
由于IPO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未來健康分別于2022年9月30日、2023年3月30日被深交所兩次中止上市審核。在這一過程中,未來健康遞交了三次招股書,募集資金金額也從最初的16億元變更為12.9億元。
2023年6月,未來健康第四次更新了招股書,并在次月回復了第二輪問詢函中關于創業板定位、大額現金分紅、用戶信息安全等諸多問題。
然而,回復問詢函后不到1個月,未來健康在2023年7月28日就撤回申請材料,也宣告主動放棄創業板IPO。
從創業板撤單后,未來健康轉而奔向了新三板。2024年8月,未來健康于掛牌新三板創新層,并完成了年報、半年報的披露。但從歷史交易記錄來看,未來健康掛牌至今并未達成任何股權交易。
沖A無果的背后,圍繞在未來健康身上來自業務下滑、大手筆分紅、高管薪酬高企等凸出的問題引來諸多議論。更有觀點認為,未來健康在經營和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并不具備上市的條件和時機。
從最受關注的業績情況來看,根據公開披露的數據,未來健康2020年至2022年的營收分別為9.9億元、10.6億元、9.04億元。同期,該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1.43億元、1.32億元、1.15億元。
數據顯示,未來健康此前已經陷入了營收、凈利潤雙降的局面。事實上,該公司的毛利率也在不斷下滑,2020年至2022年,未來健康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8.31%、52.38%及51.70%。
根據公司在掛牌新三板后披露的經營數據,未來健康2024年上半年營收為5.95億元,同比增長了8.81%;歸母凈利潤為1.09億元,同比增長25%。此外,2023年,未來健康的營收、凈利潤分別為10.46億元、1.27億元。和2022年相比,有了增長。
看來,業務表現數據剛剛有了起色的未來健康,還是放不下來自資本市場的巨大誘惑。
靠營銷撐業績
和倍輕松很相像,過去,未來健康的SKG之所以能夠火起來,主要還是在營銷上舍得投入。
營銷大多會從立“人設”開始。自創立以來,SKG一直在給外界營造國際大牌的印象,但它實際是一家廣東順德的本土企業,正是因此,SKG一度被質疑是假洋貨品牌。
在營銷上,未來健康一路追逐的都是流量。2020年,SKG大幅增加市場推廣及廣告宣傳的投入,先后拿下《這!就是街舞3》、《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國新說唱2020》等大熱綜藝的贊助商席位。這一年的10月份,SKG更是不惜重金簽下內娛頂流王一博作為品牌代言人。
2021年,SKG增加了線下電梯廣告的投入。2022年,將資源集中于新媒體平臺如抖音和小紅書。2023年,SKG的代言人又從王一博換成了又一個流量藝人張凌赫。
流量換銷量,投入自然不會少。根據此前披露的數據,2019年-2022年,未來健康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02億元、2.10億元、2.15億元、1.65億元,其中2022年銷售費用明顯下滑,也正是這一年,未來健康的業績下滑。2023年,未來健康的銷售費用又來到了2.166億元。進一步來看,在銷售費用中,超六成的費用都投入到了市場推廣和廣告宣傳上了。
2024年上半年,未來健康的銷售費用為1.178億元,其中市場推廣及廣告宣傳的費用為0.86億元,占比近72%。這一數額同比增長了近50%。結合2023年、2024年中期的經營數據來看,就不難業績理解增長的助力因素了??梢哉f,未來健康的營收增長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營銷驅動。
2020年到2022年,未來健康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714.1萬元、7472.6萬元、9785.8萬元,同比增速為107%、58%和31%。
最新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銷售費用增長的同時,未來健康的研發費用為4202萬元,同比下降。
未來健康的銷售依賴線上渠道,在2020年-2022年,線上渠道的收入占比均超60%。眾所周知,對于依賴線上渠道的品牌而言,強大的營銷投入必然能夠帶來可觀的銷售額。但當市場收緊,消費者越來越理性時,營銷的成本也會陡然增長。并且,一旦營銷投入縮減,便會很快反應到銷售數額上。
從銷量上來看,近幾年,未來健康的增長似乎也不太理想。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未來健康的銷量分別為554.46萬臺、554.65萬臺和434.49萬臺。從數據來看不難發現,在銷售費用縮減的2022年,未來健康的銷量下滑也較為明顯。
行業內卷向海外要市場
近幾年,未來健康所在的按摩儀賽道已經被指“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先前上市的倍輕松的業績表現也能說明一二。
據倍輕松財報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33億元,同比下降31.92%;歸母凈利潤虧損1303.41萬元,同比下降244.58%,由盈轉虧。事實上,2022年以來,倍輕松就走在了下坡路上。2022當年,倍輕松的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雙雙變臉,其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4.69%,歸母凈利潤由盈轉虧為-1.24億元,同比大減235%。
在社交媒體上,這些按摩儀也被大量消費者“控訴”,存在的問題包括機器出現故障、脖子被燙傷、續航時間問題等。
從競爭態勢來看,當前,國內頸椎按摩儀市場品牌眾多,并且市場集中度較低。一方面,一些相比SKG、倍輕松等更為平價的品牌正逐步脫穎而出。如妙界、象術、西屋,以及NOFA、未野等新晉小品牌。另一方面,傳統家電品牌這幾年在看到頭部讓出的市場空間后,也迅速行動,加入搶灘頸椎按摩儀藍海的隊列中。
SKG、倍輕松們要去哪里尋找增量,他們似乎都把眼光瞄準了海外市場,為此,倍輕松更是將旗下產品帶到了2025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上。
全球化布局,是SKG最初的夢想,從創辦之初,這一品牌就瞄準了海外市場。但后來的結果證明,SKG是在錯誤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情。“從2007年到2010年,經歷了很痛苦的三年,根據海外用戶習慣設計的一些產品卻難以打開海外市場,留下了大量庫存,4000萬元啟動資金所剩無幾?!闭劶斑@段經歷,劉杰曾這樣表示。
但從SKG的品牌名來看,未來健康終究不舍得丟棄全球化的標簽,公司官網也顯示,未來健康在全球多個國家開設公司,包括新加坡、美國、荷蘭等,產品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全球戰略布局。
從數據來看,未來健康境外收入占比較低,和境內10億級別營收相去甚遠。根據最新的2024年中期業績報告,去年上半年,未來健康的境外營收為2854.94萬元,占比尚不足5%,同比下滑14.18%,對此公司表示,主要系健康穿戴手表收入同比有所下滑。
2024年3月,未來健康引入了外部投資機構,摩根士丹利(中國)旗下管理的私募基金杭州長津,后者投資1億元,對應估值約為18億元,此舉也被稱為SKG在摩根士丹利的幫助下,加速海外布局。
加速出海能帶給未來健康多少增量?從實實在在的業績數據來說,至少現階段想象空間有限,但對于這家再度殺回IPO這條大道的按摩儀企業而言,卻是一個有價值的故事。
選擇北交所再戰IPO,新的一年未來健康能在A股迎來新的結局嗎?大家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