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鋰礦指數)
7月17日午后,鋰礦股突然異動拉升,其中大中礦業(001203.SZ)直接漲停,融捷股份、永杉鋰業、天齊鋰業等紛紛大漲。
鋰礦板塊集體拉升,核心催化是午間藏格礦業(000408.SZ)發布的一紙公告,其全資子公司格爾木藏格鉀肥有限公司(簡稱“藏格鉀肥”)收到海西州自然資源局、海西州鹽湖管理局下發的《關于責令立即停止鋰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通知》,收到《通知》后,公司全資子公司格爾木藏格鋰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藏格鋰業”)已按要求停產。
不過,市場普遍認為,就藏格礦業的鋰鹽產量而言,其停產對本就供大于求的行業供給而言影響有限。更需關注的是其被停產的背景,就在上個月,青海省委、省政府剛剛通報了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移交問題追責問責情況有關,這其中就涉及鹽湖資源的無序擴張。
藏格礦業鋰資源開發被叫停
根據藏格礦業公告,藏格鉀肥于7月16日收到海西州自然資源局、海西州鹽湖管理局下發的《關于責令立即停止鋰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通知》。
《通知》要求嚴格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切實履行企業主體責任,立即停止違規開采行為并積極整改,完善鋰資源開采的合法手續;待鋰資源開采手續合法合規后,向海西州鹽湖管理局申請復產;經申請通過后方可復產。
收到《通知》后,公司全資子公司格爾木藏格鋰業有限公司(簡稱“藏格鋰業”)已按要求停產。同時,公司正積極推進辦理鋰資源開采手續。待鋰資源開采手續辦理完成后,將及時向海西州鹽湖管理局申請復產。
藏格礦業主營業務為礦產資源(非煤礦山)開采、投資與投資管理、貿易、鉀肥、碳酸鋰、化肥生產銷售等業務。
去年年報顯示,藏格礦業擁有豐富的鋰礦資源儲備,公司以青海察爾汗鹽湖為基,向西藏進軍;麻米錯鹽湖已探明氯化鋰資源量約250.11萬噸,折合當量碳酸鋰約 217.74萬噸;龍木錯和結則茶卡兩個鹽湖的鋰資源儲量豐富,合計碳酸鋰儲量約390萬噸。依托察爾汗鹽湖,公司已實現碳酸鋰規模化生產和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察爾汗礦區采礦證2025年8月份到期,根據公司6月在業績說明會上的回復,“關于《采礦許可證》延續事宜,資料已提交至自然資源部預審,事項進展順利”。
最新的公告稱,“2025年,藏格鋰業計劃實現碳酸鋰產量11000噸、銷量11000噸;上半年,預計實現碳酸鋰產量5350噸、銷量4470噸,凈利潤4900萬元、占公司整體凈利潤的比例很低,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較小。”
藏格礦業還強調,除藏格鋰業臨時停產外,公司、藏格鉀肥及公司其他子公司的經營活動處于正常開展中,暫不會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受到重大影響。鑒于目前尚無法確定藏格鋰業恢復生產的具體時間,對公司造成的影響暫無法預測。
值得一提的是,麻米錯鹽湖礦區鋰硼礦開采項目已于今年6月23日獲得當地政府核準批復,該項目一期規劃建設5萬噸碳酸鋰產能及1.7萬噸硼副產品產能。麻米措礦業也于日前取得采礦許可證。
根據公司此前的調研記錄,麻米錯鹽湖遠期規劃產能為10萬噸,國能旗下兩個鹽湖資源遠期規劃鋰鹽產能為13萬噸,疊加扎布耶、當雄錯、拉果錯等鹽湖,未來西藏鹽湖供給鋰鹽總量約在30-40萬噸的量級。
業績預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藏格礦業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7.50億元-19億元,同比增長34.93%-46.49%。藏格礦業解釋,盈利增長主要系參股公司西藏巨龍銅業有限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公司預計對其確認的投資收益約12.65億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48.08%。
公告一出,午后藏格礦業股票極速下拉,瞬間翻綠,不過隨后又快速反彈,截至收盤報42.92元,漲1.27%。
海西區因鹽湖資源無序擴張被追責問責
與藏格礦業午后急跌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諸多鋰礦股的異動急拉,wind鋰礦指數收漲2.11%。其中,大中礦業午后垂直拉升,瞬間漲停,后雖三次開板,但最終仍收漲10.03%,報11.52元;融捷股份、永杉鋰業、天齊鋰業則分別收漲5.93%、4.62%和3.66%。
順便一提,大中礦業的漲停或疊加了其近期在資源儲量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影響。公司控股的湖南雞腳山鋰礦項目已探明礦石資源量達4.9億噸,該礦床氧化鋰資源量超過131萬噸,折合碳酸鋰當量約324萬噸。
實際上,如筆者此前文章《鋰鹽廠商業績分化:成本戰白熱化,“反內卷” 預期難破供需困局 | 行業風向標》所言,就當前供需格局而言,鋰鹽主旋律依然是供大于求。按照上海鋼聯的數據,2025年全球鋰需求量為132萬噸LCE,2025年全球鋰供給量為160萬噸LCE,全年累庫28萬噸LCE。2025年再生端有8-10萬噸/年LCE產量;如果需求在130-135萬噸LCE,那么對于原生資源的需求在120-125萬噸LCE需求量區間。
這就意味著,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藏格礦業的停產實際并不會對行業供應產生多大的影響,更多是情緒的影響——供應收緊預期。
另外,筆者注意到,藏格礦業此番停產更需關注其大背景,就在上個月,青海省委、省政府剛剛通報了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移交問題追責問責情況有關,這其中就涉及鹽湖資源的無序擴張。
根據《青海日報》消息,2023年11月22日至12月22日,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青海省開展了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2024年2月26日,向青海省反饋了督察情況,并移交5件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要求依規依紀依法進行調查處理。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根據查明的事實,依據相關規定和干部管理權限,共追責問責51個責任單位、136名責任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6人,誡勉談話44人,采取其他方式追責問責46人。
這其中的第一大問題即是“柴達木盆地鹽湖資源開發無序擴張,加劇生態環境承載負擔。”
經查,省直相關單位、海西州學習領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內涵不夠系統深入,對青海“三個最大”省情定位認識不足,未扛牢青海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的重大政治責任;綠色發展理念樹得不牢,生態環境剛性約束認識不清,督促企業落實環保措施不到位,對重發展、輕環保傾向監督引導不及時,對鹽湖資源開發無序擴張加劇生態環境承載負擔問題整改不到位。
(來源:青海日報)
值得一提的是,鹽湖股份(000792.SZ)也被點名通報:“鹽湖股份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不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不到位,履行企業主體責任不力,對其所屬的三元公司、資源分公司、藍科鋰業公司、鉀肥分公司出現超規模開采、違規取水用水、違法用地等問題長期失管失察,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及后果。”
因此,鹽湖股份時任鉀肥分公司副總經理、三元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長郭映福,時任副總裁俞秋平等相關責任人被追責問責。(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蘇啟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