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清市醫院成功晉升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標志著福清市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據悉,這是福州市首家縣級三甲醫院,同時也是全省首批通過三甲評審的縣級醫院。
福清市醫院是一所“百年老院”,作為縣域醫療服務體系的龍頭,福清市醫院承擔著縣域居民的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和急危重癥的搶救任務,同時也是落實分級診療和醫共體建設的關鍵一環。
福清市醫院的提升不是個例。近年來,福清市委、市政府始終以百姓的生命健康等民生大事為重點中心工作,多措并舉,助力福清醫療水平再上新臺階。
以福清市醫院為中心
構建縣域內三級醫療服務體系
目前,福清市根據人口分布、時空半徑和就醫流向等因素,按照“1+5+X”模式,構建縣域內三級醫療服務體系,將福清市醫院作為縣域醫療中心,福清市第二醫院、第三醫院、第四醫院、第五醫院及海口鎮中心衛生院作為縣域醫療分中心,推出共建“聯合病房”等舉措,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
此舉旨在全方位推進醫改工作縱深發展,打造醫改“福清模式”,為福清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醫改新路徑。
福清市醫院(福清市影像中心供圖)
家住福清市高山鎮的陳奶奶正是“聯合病房”的受益者之一。近日,陳奶奶因車禍重傷被緊急送往福清市第五醫院治療。面對復雜傷情,福清市第五醫院迅速與福清市醫院骨二區聯動,依托聯合病房協作機制,成功為陳奶奶實施了經皮椎體成形術,使其轉危為安。
據悉,福清市醫院充分發揮其作為區域醫療龍頭的引領作用,積極推動與福清市第五醫院(高山鎮中心衛生院)、海口鎮中心衛生院、漁溪鎮中心衛生院共建“聯合病房”。為此,福清市醫院精心選派多名優秀的主治及以上醫師下沉到基層衛生院,通過坐診、查房、會診、手術等形式開展醫療服務,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加專業、便捷的醫療服務。
強龍頭、壯樞紐、筑網底
與省市三甲醫院開展深度共建
不久前,福清市第四醫院在泌尿系統微創技術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成功為一名72歲的男性患者何某實施了腹腔鏡下左側腎囊腫去頂減壓術。而這一切得益于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與福清開展醫療協作。
福清市第五醫院醫技綜合樓(福清市影像中心供圖)
近年來,福清市衛健局以“強龍頭、壯樞紐、筑網底”為思路,全力推進分級診療建設,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為此,福清市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醫院分別與省協和醫院、孟超肝膽醫院等省市三甲醫院開展深度共建,按照“大專科、小綜合”總體發展思路,優化學科布局,在健全臨床專科、補齊短板的基礎上,各有側重培育1—2個達到縣域內高水平的優勢專科、品牌專科。
比如,福清市第二醫院,針對龍高地區尿毒癥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較多的情況,大力發展腎內科,近三年新增血透析機25臺,現有血透機48臺,血濾機7臺,為福清規模最大血液透析室,年血液凈化例次達25000次以上。
構筑15分鐘就醫診療圈
打通基層醫療“最后一公里”
家住漁溪的80歲林依伯是一名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自從與福清市第四醫院簽約“家庭病床”服務后,在家“住院”,自己與家人不用舟車勞頓。林依伯的女兒說:“獲得方便的同時,還能享受和住院同樣的醫保報銷待遇,降低交通、床位、陪護等費用,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家庭病床”服務(福清市影像中心供圖)
近年來,福清加快補齊基層醫療短板,扎實推進基層衛生院能力提升。比如,大力推進診療環境改造提升;積極開展縣級醫院對口幫扶基層醫務人員提升技術水平;推動縣域共享中藥房、縣域臨床檢驗中心、遠程心電診斷縣域技術服務協同應用,進一步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同時,福清穩步推進村衛生所軟硬件建設,完成標準化建設村衛生所403家;所有村衛生所實現“醫保村村通”,打通醫保報銷“最后一公里”,實現15分鐘就醫診療圈。2021年以來,福清參保人員縣域內住院量占比從57.01%提升至60.14%,醫保基金縣域內支出占比從49.7%提升至50.66%。
新時代,新征程,百姓有所呼,黨委政府立響應。福清市領導表示,福清將繼續推進“健康福清”建設,立體施策,從制度改革、戰略規劃、資源配置、多方聯動等多方位、多角度促進福清市醫療事業改革,當好百姓健康的“保護神”。(王禮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