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內權威媒體最新報道,中國版星鏈項目——“千帆星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速推進,現已順利邁入第四批衛星的精心籌備階段。
迄今為止,“千帆星座”已成功部署前三批組網衛星,而第四批衛星的發射籌備工作亦在緊張有序地展開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G60衛星數字工廠憑借其卓越的生產效率,僅需1至1.5天即可打造出一顆衛星,這些“新星”將成為“千帆星座”璀璨星空中的閃耀成員。
相較于傳統衛星生產工藝那長達兩到三個月的制造周期,G60衛星數字工廠展現出了驚人的生產效能,年產量高達300顆,且在極端情況下,最快能在一天之內完成一顆衛星的生產。更令人振奮的是,預計到2026年,該工廠的年產量將實現質的飛躍,達到500至600顆的驚人規模。
垣信衛星的高級副總裁透露,根據既定規劃,“千帆星座”項目將分階段穩步實施:
第一期將發射648顆衛星,通過創新的透明轉發技術,將地面通信信號無縫“遷移”至太空;
第二期將再添648顆衛星,使整體衛星數量達到1296顆,實現星上轉發通信信號的重大突破;
第三期計劃發射超過1.5萬顆衛星,旨在為全球用戶提供多元化、融合性的業務服務。
千帆星座的應用有多廣?
一直以來,大家對千帆星座稱之為“中國版星鏈”。關于這個星座的應用相比大家知道最多的就是通信,通過衛星實現通信,可以有效的解決地面基站覆蓋不足的問題,有效改善偏遠通信問題。那么,除了普通的通信還有哪些應用?
第一、物聯網,在5G廣泛覆蓋的城市,物聯網可謂是無處不在,不過由于部分區域存在5G覆蓋不足,阻礙等因素導致信號不穩定。千帆計劃可以大大的改善物聯網的覆蓋,可以有效的應用到多種場景,比如智慧農業、智慧工業等等。
第二、交通運輸,近些年我國無人駕駛越來越多,比如無人貨車,無人公交、無人船舶等等,“千帆星座”為交通運輸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無論是海上航行、空中飛行還是陸地交通,都可以通過這一網絡實現實時、高效的通信,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第三、應急救災,由于衛星在地球同步拐到,在遇到突發情況比如地震、洪水等地質災害的時候,可以持續保持通信,為救災提供更多的服務支撐。
第四、低空經濟,目前我國已經針對部分城市開通了低空經濟試點,未來在我國也將全面開展低空經濟,“千帆星座”可以為這些產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通信服務,推動其快速發展。
不僅如此,“千帆星座”憑借其優秀的通信能力還可以在遠程醫療、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到2025年,“千帆星座”將正式開啟其全球服務之旅,為交通運輸、智慧農業、應急救災以及低空經濟等眾多領域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開啟人類通信與信息服務的新紀元。
千帆星座的覆蓋范圍有多大?
提及眾人熟知的美國“星鏈星座”,其雄心勃勃地計劃投放4.2萬顆衛星,旨在構建一個覆蓋全球的寬帶網絡。那么,中國的“千帆星座”在覆蓋面上又有著怎樣的藍圖呢?
根據“千帆星座”的宏偉規劃,預計到2030年,它將部署超過1.5萬顆衛星,力圖實現全球通信的無死角覆蓋。這一壯舉與“星鏈”項目不謀而合,共同展現了衛星通信領域的蓬勃生機。然而,“千帆星座”以其獨特的軌道設計脫穎而出,其軌道高度約為地面1000公里,相較于“星鏈”,這一高度近乎翻倍,為衛星信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覆蓋空間。
據悉,“千帆星座”的覆蓋范圍將囊括全球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偏遠的鄉村、浩瀚的海洋,還是翱翔于藍天的飛行器,都將被納入其通信網絡的懷抱,真正實現全球無縫連接。憑借其廣泛的覆蓋、高速低延遲的傳輸特性以及卓越的可靠性,“千帆星座”正為其未來的商業應用鋪設堅實的基石。
展望未來,“千帆星座”的覆蓋范圍之廣,無疑將引領全球衛星通信的新潮流。隨著技術的日新月異與應用場景的持續拓展,“千帆星座”必將在全球范圍內發揮愈發關鍵的作用,為人類社會的通信與信息服務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