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主筆 沈彬
在輿論場里鬧得沸反盈天的醫生肖某出軌,以及對董某的學歷質疑、對協和“4+4”模式公正性的討論,得到了國家衛健委的積極回應。
圖為涉事兩名醫生
5月1日這個法定休息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布,“我委已成立調查組,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原則,聯合有關方面對事件涉及的肖某、董某及有關機構等進行認真調查核查,對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將依法依紀嚴肅處理”。
目前,事件已經遠超出醫師肖某的私德問題,而是涉及對中國頂尖醫學院——協和醫學院“4+4”人才培養模式公平性的質疑;涉及對董某學術不端、涉嫌“利益交換”的指控;此外事件的相關單位,無論是協和醫學院、中日友好醫院還是醫科院腫瘤醫院,行政級別都相當高。
由國家衛健委啟動“醫學界最高級別”的調查,很有必要,也體現了主管部門對網絡民意的積極反饋,對于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負責任的態度,對天下莘莘醫學學子負責任的態度。要用“最高級別”的醫政調查,捍衛真相,守護“白色巨塔”的一片凈土。
首先,董某年紀輕輕就開啟了學醫的“人生快捷鍵”,在美國讀的某文理學院,卻用哥倫比亞大學的大學排名,進入了協和醫學院“4+4”的醫生培養模式;本科學經濟的董某4年時間里就獲得了醫學博士的學位;其導師是骨科院士,拿的學位是內科的學位,做的論文是婦科影像學的,實習的醫院是胸外科,最后入職的單位又是泌尿外科;董某的博士論文只有三四十頁;都明顯超出了普通人認知。
可以說,董某一路通關,達到了同齡人難以企及的高度;眼花繚亂的人生切換,讓人瞠目結舌。是當事人天資聰明、學醫天才,還是背后有不正常的托舉?希望國家衛健委的調查能夠針對這些疑點給出明確的結論,不要讓優秀者受屈,也當平復其他學醫者的意難平。
其次,協和醫學院提出的“4+4”的模式原本是為了培養復合型人才,事實上美國等國家也適用這一套體制,不應該一棍子打死。但引進國外的醫學教育機制,也可能出現橘生淮南、水土不服的問題。
第一,怎么保證“4+4”人才速成模式之下的專業水平?普通醫生連本科都要讀5年,而沒有醫學背景的學員反而能在4年拿到博士學位。美國是有相當長的住院醫師制度作為后續保障的。而協和的這種模式還在草創階段,像董某在學醫兩年之后就已經參與手術,甚至年資如此之輕,已經參與撰寫膀胱癌的治療指南了。
醫師培養質量不是一件小事,怎么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這需要主管部門給出權威的調查,讓病患吃上一顆定心丸。教育制度可以做實驗,但病患的生命健康不能“做實驗”。
第二,“4+4”模式公平性應該得到更嚴肅的回應。網友就發現之前協和“4+4”模式之下的畢業生,本科專業有西班牙語、園林等等,有些畢業生的成長路徑頗讓人質疑。協和醫院是通過什么樣的機制篩選到這些人的?選拔人才的標準在哪里?硬性要求的“副教授以上學者的推薦信”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誰拿到了這些寶貴的醫生成才的“快捷鍵”?如何用證據來回應公眾提出的“私相授受”“特權后門”的質疑?
醫學問題涉及復雜的專業知識,公眾的一些質疑可能不夠“專業”。希望國家衛健委的“最高級別”醫政調查,能查清事實,維護醫學界的一方凈土,平復學醫者的“意難平”。
延伸閱讀
中冶建研院回應董某瑩父親情況,張雪峰談“協和醫學院4+4”:我也沒見過
近日,北京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肖飛遭舉報婚內出軌多人,引發廣泛關注。
該院規培住院醫師、協和醫學院4+4博士董襲瑩也成為焦點。
網傳董襲瑩父親為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董某某。據現代快報報道,4月30日,記者致電中冶集團建筑研究總院,辦公室工作人員稱,已注意到網上相關討論,正在核實。
另據第一財經報道,董襲瑩目前已不在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規培,現職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住院醫師(規培階段)。
張雪峰談“協和4+4”:
能做到如此直白、專業跨度之大,我也沒見過
近日,關于北京協和醫學院“4+4”學制的討論引發廣泛關注。4月30日上午,記者查詢北京協和醫學院“4+4”改革試點班招生網,發現已經打不開,顯示“502 Bad Gateway”。中午12時40分,該網站又恢復正常,不過打開速度稍微慢一點。
峰學蔚來創始人張雪峰在直播中談及“4+4”醫學生模式。張雪峰表示之前給考生做指導總說學醫能本博連讀盡量本博,五年制和5+3本質上區別不大。考研努努力都能上,但讀博士就很麻煩,臨床醫學博士名額本來就比較少,而且還是申請制,大城市的三甲醫院一定要博士的。“都見怪不怪了,只不過沒有想到,能做到這么直白和令人發指的”,張雪峰表示“專業跨度如此之大的我也沒見過”。
媒體:三問肖飛董襲瑩事件
今晚,中國新聞網發布評論《三問肖飛董襲瑩事件》:
中日友好醫院肖飛、董襲瑩事件持續引發社會關注。在院方對肖飛作出開除黨籍、解除聘用關系的處理決定后,輿論焦點已從個體行為失范轉向對行業治理的深層叩問。面對這場牽動公眾神經的醫療輿情,三個關鍵問題亟待回應。
監管之問:“已麻醉患者晾在手術臺40分鐘”是否屬實?
肖飛被指將已麻醉患者晾在手術臺40分鐘
規則之問:規培如何抵御“人情”侵蝕?
舉報信呼吁院方徹查
育才之問:醫學教育如何守護公平?
媒體呼吁協和醫學院、總日友好醫院、腫瘤醫院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