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載道,通俗文藝傳揚齊魯風韻;歌以詠志,愛樂精神奏響海右樂章。 1月10日晚7時30分,被譽為“人民會堂的音樂春晚”的藝術盛宴“2025迎新春大型民族音樂會”在濟南珍珠泉賓館人民會堂精彩上演,該音樂會也是山東省通俗文藝研究會暨山東愛樂民族樂團成立十周年慶典活動。由著名指揮家、作曲家李百華教授,著名歌唱家雷巖、李鰲,著名二胡演奏家張令杰等藝術家領銜的百余位歌唱家、演奏家和現場千余名文藝愛好者共赴藝術之約,唱響新春的贊歌。
隨著蛇年春節的臨近,省會濟南大街小巷到處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入夜的珍珠泉人民會堂里華燈璀璨,盡管室外寒風刺骨,但室內千余名觀眾躋躋一堂,暖意融融。19:30,音樂會在充滿民族特色和生活氣息、旋律昂揚、熱烈歡快的名曲《金蛇狂舞》中拉開帷幕。
女聲對唱《再唱沂蒙山》,作為新時代的《沂蒙山小調》,經典重現的同時,向觀眾展現了沂蒙山地區的新風貌、新氣象。接下來,笛子、笙、嗩吶、二胡等輪番上演,藝術家們精湛的演出,贏得現場觀眾掌聲不斷。其中創新曲目《濫竽充數》,用音樂演繹富有哲理的成語故事,在演員詼諧、輕松的表演中,觀眾們笑聲不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與幽默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悟。
著名歌唱家李鰲、雷巖分別帶來了獨唱《我是中國人》《想念老家》,著名歌唱家于聯華、張先仁、孫露、張學成等帶來了男女重唱《我和我的祖國》《中華夢圓》。或渾厚、或甜美、或激越、或深情,在藝術家們的精彩演繹下,現場觀眾感受到了濃濃的家國情懷。
原創配樂詩朗誦《弦歌十載 文韻流長》,境界宏闊,大氣磅礴,全景式展現了山東省通俗文藝研究會和山東愛樂民族樂團走過的不平凡的10年發展歷程和昂揚向上、激越未來的風采。
2014年,伴隨著“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時代強音,在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的全力支持下,山東省通俗文藝研究會正式成立。十年來,山東省通俗文藝研究會團結廣大文藝工作者,以筆為犁,深耕齊魯文化千年沃土,將心作墨,細繪山東大地時代畫卷,在培養文藝人才、開展文藝活動、促進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十年來,山東省通俗文藝研究會打造《通俗文藝網》平臺,推出書畫展、黃河音樂節、“好藝山東”等文藝項目。積極參與山東省文博會等文化展會,組織開展各類文藝創作與研討活動,為廣大文藝愛好者提供了學習、交流和共同成長的平臺,為山東省的文化強省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山東愛樂民族樂團是在省委統戰部關懷下,由山東省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山東省社會新階層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山東省文化館共同發起,山東省音樂家協會提供專業指導,于 2014 年 12 月 24 日在濟南正式建團。十年來,樂團以齊魯文化、齊魯樂派為根基,以公益演出為載體,自籌資金進校園、入社區、進機關、走軍營、去工礦、下基層,足跡遍及齊魯大地,并多次代表國家出訪海外進行文化交流演出。十年來,無數次的排練和演出,完全出自樂團全體藝術家的義務奉獻,樂團也成為全省公益文化服務的中堅力量,而“到人民中去,為人民綻放”的“愛樂精神”也受到社會各界頌揚。
弦歌陣陣,絲竹悠揚,歲月與藝術的交織共鳴,讓這場以 “弦歌十載,風流海右”為主題的音樂會多了一份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滋潤,山東省通俗文藝研究會和山東愛樂民族樂團十年來的發展成就與藝術風采也鮮活地呈現在公眾面前。一百三十多位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秉持 “到人民中去,為人民綻放” 的公益初心,以飽滿的熱情、精湛的技藝,為現場觀眾奉獻一場高水準、高品位的藝術“賀年宴”。觀眾在感受國音國樂魅力的同時,得以管窺十年來山東文藝事業的新風采、新氣象。此次音樂盛會,不僅是我省兩大文藝機構十年輝煌歷程的凝練與升華,更是喜迎新春的“文化賀禮”。
2025迎新春大型民族音樂會是在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和山東省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指導下,由山東省通俗文藝研究會和山東愛樂民族樂團共同主辦,由山東書影文化發展集團、山東華典知識產權服務集團、魯山山泉(山東)礦泉水有限公司、濟南市泰易健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嘉華旅游、濟南黃河冰雪世界(牧野河畔垂釣基地)、泉水人家(山東)文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荷花仙子國風藝術團等單位、機構聯合協辦。(趙煥祥、張定業)
(來源:光明視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