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孫今年62歲了,年輕時喜歡喝點小酒,退休后更是每天晚飯都要來上一杯。
老伴兒張阿姨看在眼里,總是勸他少喝點:“年紀大了,喝那么多干嘛呢?”但老孫每次都笑著說:“我身體硬朗,喝點不礙事?!?/p>
有一天老孫和幾個老朋友聚餐,大家喝得盡興,酒杯碰來碰去,一高興他喝多了,回家時暈暈乎乎,差點摔一跤。第二天早上起來,老孫感覺頭痛、胃不舒服,還覺得胸口發悶,去了趟醫院。醫生檢查后告訴他,年紀大了,身體已經不像年輕時那樣能耐受酒精了,過量飲酒會給肝臟、胃和心臟帶來很大負擔。
醫生還特別提醒他,有幾種酒不能再碰了,可老孫喝了這么多年酒,一下子戒掉真的能行嗎?
一、老年人飲酒風險高在哪?
老年人喝酒看似是個小事,飯桌上一瓶啤酒、一杯小酒,舒坦開心。
但其實隨著年齡增長,酒精對身體的影響逐漸加重,尤其到了60歲以后,身體的各項機能都開始走下坡路,這時候再用“酒”來助興,風險就越來越大了。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肝臟,肝臟是人體主要的解毒器官,而酒精的代謝幾乎完全依賴肝臟。年輕時偶爾喝點酒,肝臟還能撐得住,但年紀大了,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能力逐漸減弱,喝酒很容易給肝臟帶來不可逆的損傷。
到時候,表面上可能看不出什么大問題,但其實肝臟早已在默默承受著負擔。
除了肝臟,心腦血管的壓力也不容小覷,酒精會擴張血管,短時間內可能讓人感到血液流通得更順暢,但這只是暫時的假象。
酒精代謝后,血壓反而容易快速上升,這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是個大威脅。長期這樣下去,發生心梗、腦卒中的風險大大增加,輕則傷身,重則威脅生命。
年輕時喝點酒,可能覺得頭暈是“微醺”,但老年人神經系統本就開始退化,長期飲酒會讓大腦的反應越來越遲鈍,出現記憶力減退,甚至加速老年癡呆的發生。
而對胃部的刺激更是不可忽視,年長者的胃黏膜已經比較脆弱,酒精進入胃部后會直接刺激黏膜,導致分泌出更多胃酸,出現胃灼熱、胃痛等癥狀。
有人可能會想,自己幾十年喝酒也沒出什么事,現在歲數大了,沒必要這么小心。然而,年輕時身體代謝旺盛,酒精對器官的損傷不會立刻顯現,但年紀大了,器官承受力下降,早年積累的隱患就會逐漸顯露出來。尤其60歲以后,很多問題都可能是“積累爆發”。
二、為何老年人戒酒不易?
對于許多老年人來說,戒酒真的沒那么簡單。喝了幾十年的習慣,甚至比吃飯還重要,這時候,酒精不僅僅是調節情緒的工具,還成了生活里的一種心理依賴。
年輕時工作應酬、朋友聚會,酒桌上培養出來的“感情”已經扎根多年。一些老人覺得戒酒意味著減少聚會,甚至疏遠朋友,對他們來說,酒不僅是酒,更是一種聯結。
一起喝酒聊天、說說老年生活的酸甜苦辣,這種陪伴感讓他們覺得自己依然是社交的一部分。所以說,讓他們戒酒,表面上是讓他們健康,但在他們看來,這也許是讓他們孤獨。
另外,不少人會覺得,“我喝了幾十年,也沒看出什么問題”。這時候身體出現的小毛病,他們往往會忽視,覺得和喝酒沒關系,更多歸結于“上了年紀”。
甚至一些老人相信“以酒養身”的說法,覺得每天喝點酒能活血化瘀、促進消化,把喝酒當成健康“法寶”,這種自我暗示讓他們更難戒掉。
除了心理層面的依賴,長期喝酒會讓人體對酒精產生依賴,戒酒時可能會出現焦慮、失眠、心情低落等不適感,尤其對老年人來說,這種不適會被放大。
戒酒之所以難,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缺少合適的替代方式。年輕人可以用運動、旅行、興趣愛好代替,但對年紀大的老人來說,體力和精力受限,出門活動、找興趣愛好不太現實。
家庭環境也在其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老人和家人住在一起,家人可能不希望他們繼續喝酒,但往往礙于情面,或怕傷了和氣,不會強制干預。加上孩子工作忙,無法經常陪伴,老人孤單時很難找到替代,生活單調,便更依賴酒精。
可以說,戒酒不僅僅是戒掉酒精,而是戒掉一種生活習慣,一種情感依賴。
三、60歲后牢記“4不喝”原則
到了60歲,不少人生活逐漸閑適,和老朋友小聚、喝杯小酒成了日常消遣。其實,適當的社交和放松對健康確實有好處,但醫生們總是特別提醒:過了60歲,喝酒還得注意講究點。
為了健康,這個年齡段的飲酒就不能再像過去那樣隨性。要是不想戒酒也行,但醫生們普遍推薦一個“4不喝”原則,讓我們既能享受小酌的樂趣,又能盡量減少健康風險。
第一個“不喝”是高度酒,很多人都覺得高度酒更過癮,尤其是白酒,入口有勁,喝完才覺得有種酣暢的滿足感。但高度酒里的酒精濃度也更高,進入身體后,肝臟得加倍努力去分解這些酒精,對它來說,真是個沉重的負擔。
肝臟一直在日復一日地幫我們處理這些毒素,一旦積累過多,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風險都會升高。
第二個“不喝”是空腹酒,很多人喝酒就是圖個輕松自在,有時候飯前先干一杯開胃,覺得這樣喝更盡興。
其實,喝進去的酒精直接接觸胃黏膜,就像一劑刺激性的藥水一樣,會引發胃酸分泌,長期如此容易讓胃黏膜損傷,時間久了甚至可能導致胃潰瘍、胃出血。
第三個“不喝”是冰酒,尤其到了夏天,冰啤酒大受歡迎,一口下肚冰爽得很。但酒精遇上冰冷溫度,更容易傷害胃黏膜,而且寒冷的刺激加上酒精的刺激,老年人的胃可能扛不住這種“冰火兩重天”的折騰。
醫生建議,60歲之后,還是喝常溫的酒更安全,尤其是那些容易有胃病的老年人,更應該避開冰酒。
第四個“不喝”是“大酒”。這個“大酒”不是指酒的度數,而是指“量”。喝酒本來就是個很容易上癮的事兒,有時候聚會,興頭一上來不知不覺就多喝了。
其實,只要酒精一進身體,肝臟和心血管就開始承受壓力,喝多了不僅傷肝,還會讓血壓飆升,加劇心臟負擔。
對于許多老年人來說,戒酒不容易,畢竟喝了一輩子,生活里少了酒,確實少了幾分趣味。醫生也并非一刀切地讓大家完全戒酒,而是提醒要適量。
四、如何逐步減少酒精攝入
戒酒這事對老年人來說真不是一蹴而就的,戒得太突然,生活里仿佛少了點樂趣。所以,逐步減少酒精攝入是個好方法,不僅讓老人更容易適應,還能有效降低酒精對身體的長期傷害。
第一步就是找到替代品。如果把這杯酒換成其他飲品,既能保留這種“生活儀式感”,又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比如,把啤酒換成無酒精啤酒,口感接近啤酒,又不用擔心酒精的影響;或選擇果汁、酸奶等更健康的飲品。
身邊人的鼓勵和陪伴也非常重要。很多老人喝酒,其實是一種情感寄托。家人如果能多陪伴,讓老人感到溫暖,他們會覺得不再那么依賴酒精。家人可以嘗試在晚餐時間多和老人聊聊天,或者邀請他們看喜歡的節目、去公園散步,用健康的互動方式來代替喝酒。
制定適量的“飲酒計劃”也是一種實用方法,直接戒酒可能難以堅持,不如先從量上減少。比如,一周中約定只喝兩三次,每次的量也比之前少??梢越o自己定個“小目標”,逐步從每天一杯減少到兩天一杯,再到一周一杯。
對于長期飲酒的老人,培養其他興趣愛好能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老年人一旦生活中有了其他有趣的事,就不再那么依賴喝酒來打發時間。比如,嘗試一下種花養草、下棋打牌、繪畫書法、聽廣播等,這些都是很好的替代方式。愛好一旦培養起來,自然會發現,不喝酒的生活也可以豐富多彩,反而會讓自己更健康。
想逐步戒酒,還可以嘗試“慢飲”的方法。許多老人喝起酒來會不自覺地一杯接一杯,不知不覺就多了??梢試L試慢慢飲用,或者在兩口酒之間加些水分,延緩飲酒的節奏。
健康優先,減少酒精攝入,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對家人負責。在晚年生活中逐步減少酒精的攝入,讓身體有更多的休息和恢復的機會,長此以往,老人會發現,少喝甚至不喝,生活依然可以充實和幸福。
結語
對于60歲以上的老人來說,酒杯里的隱患并不只是“小酌怡情”那么簡單,而是隨著年紀增長帶來的健康風險。酒精對肝臟、心血管、神經系統的影響逐漸顯現,不僅加重了老年人的身體負擔,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疾病。
戒酒不易,特別是當飲酒成為習慣甚至依賴時,更加困難。但正因如此,減少酒精攝入、逐步戒掉酒,才是對晚年身體的最好保護。
醫生提出的四不喝原則是一個適宜的折中方案,幫助老人享受生活的同時,減輕酒精的危害。此外,通過培養興趣愛好、增加陪伴,老人也可以找到新的生活樂趣,讓生活不再僅僅依賴酒精來消遣。健康優先,戒酒雖然不易,但只要逐步調整,掌握方法,老年人也能在沒有酒精的生活中找到健康與快樂,享受高質量的晚年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