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佛大學Suzuki T、Fukui S等學者在權威醫學期刊JAMA子刊發表研究認為,少量喝酒竟然能降血脂!
這和我們平時科普宣傳說喝酒完全有害的觀點完全反了,到底是什么情況?我們先看下這個研究的簡介。
該研究團隊對57,691名參與者長達10年的追蹤數據顯示,原本不飲酒者若每日攝入1標準杯酒精(約含10g純酒精),其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俗稱"壞膽固醇")水平顯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俗稱"好膽固醇")水平則有所上升。
然而,這一發現是否意味著我們可以端起酒杯"養生"?且慢,請先看對這個科研項目的仔細分析。
對該項研究的質疑
網友對這個研究非常感興趣,有的表示趕緊喝一杯壓壓驚,有的立即提出質疑如下:
1)單一指標沒有參考意義。研究1的結果是每日少量飲酒血脂低,沒有提到其他健康指標的變化,例如對食道、胃的損傷等等。
2)是否存在這種可能:完全不飲酒者中內向性格、不愛運動鍛煉的人更多,社會化程度低,更少有朋友找他們喝酒,這樣健康保障更少。
3. 居民調查和臨床試驗會存在差距,如果能證明酒精的益處,那就需要做動物實驗了,不但如此,還需要綜合酒精造成的肝腎損傷,評估綜合收益,另外,還需要確認最大化收益的飲用量,這些都有待大量動物實驗驗證
關于飲酒與健康的權威解讀
世界衛生組織(WHO)始終強調"酒精安全劑量為0"的立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數據顯示,2019年酒精導致300萬人死亡,占全球死亡總數的5.3%。
"當前研究僅揭示統計學關聯,尚未建立生物學機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指出,酒精代謝產物乙醛會損傷DNA,而酒精引起的血壓波動、心律失常等急性效應,可能抵消其長期獲益。值得注意的是,個體對酒精的代謝能力差異巨大:東亞人群中約36%存在乙醛脫氫酶2基因缺陷,這類人群即使少量飲酒也會顯著增加食管癌風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給出的建議更具現實指導意義:成年男性每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15g(相當于啤酒450ml、葡萄酒150ml、38度白酒50ml),女性減半。該指南特別強調"特殊人群零容忍"原則——孕婦、乳母、兒童青少年、慢性病患者應完全禁酒。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表明,若將每日飲酒量控制在15g以內,可避免12.6%的酒精相關疾病負擔。這提示我們:比起爭論"喝多少有益",更緊迫的任務是降低整體酒精消費水平。
參考文獻
Suzuki T, Fukui S, Shinozaki T, Asano T, Yoshida T, Aoki J, Mizuno A. Lipid Profiles After Changes in Alcohol Consumption Among Adults Undergoing Annual Checkups. JAMA Netw Open. 2025 Mar 3;8(3):e250583.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5.058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