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網絡上,一直在炒作新生出人口減少的憂慮,這些人一部分有可能是在暗中詆毀前一段時間的人口政策,也有可能是一部分在與印度爭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所以,抱怨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子,成為網絡上的一股子不可忽視的輿論。
是不是年輕人不愿意生孩子呢?我聽了一位老同志在聊他家事情的時候,我感覺可能冤枉年輕人了。
這位老同志聊他家的事情,說有一次晚上,一家人正吃著飯,兒媳婦對婆婆說,可能又懷孕了。這話剛說完,婆婆一下子把筷子摔了,質問兒媳婦:你怎么不說一聲就懷孕了。沒等兒媳婦回話,婆婆可能覺得失態了,撿起筷子,口氣緩下來,對兒媳婦說:生下來誰看啊?可能感覺這話還不合適,過了一陣子,兩口子商量了一個,可成共識,給兒媳婦說:孩子生不生是你們的事情,愿意生就生,生下來后老兩口能看就給看,不能看也別怨。
其實,這位老同志家是情況比較好的,老兩口都是大單位的退休人員,退休金都不低,兒子和兒媳婦也都有工作,這樣的家庭,應該是中國社會中情況比較好的家庭,即便這樣,這位老同志在聊天的時候還感覺到他們照顧孫子上學的辛苦感。
這位老同志還講:他與孫子聊天,孫子非常要有一個小弟弟或者小妹妹,老同志就和孫子聊天說:等你有了小弟弟或者小妹妹,我可就不能只疼你一個人了,給你的零花錢和零食,要分給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小孫子馬上說不想要了,老同志說后來小孫子再也沒提想要小弟弟或者小妹妹的事情。當然,爺孫這種聊天,也多是開玩笑的效果,對社會現實的意義不大。
像我遇到的這位老同志,家庭條件好,還不愿意生孩子,如果家庭情況不好的呢?比如兒媳婦沒工作,沒正式事情可以做,那就生孩子唄,一個孩子帶也是帶,兩個孩子帶也是帶,反正在家里就那點事情。說到這里,大家可能感覺到,現在的社會現實是家庭條件好的不愿意多生孩子,家庭條件相對差的卻在生孩子。
話說回來,那位老同志兩口子為什么不愿意給兒媳婦帶孩子,一個是真正帶好孫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一方面原因,是這老兩口子有事情可以做,比如有了小孫子,給正常上班的兒媳婦帶孩子,耽誤跳廣場舞,耽誤旅游等?,F在好多老同志,有帶孩子的經驗,卻不愿意為兒子和兒媳婦帶孩子,這是人口出生率低的一個原因之一。
生孩子的工作是由年輕人完成的,而年輕人需要工作掙錢來養活一家子,沒有時間養好孩子,但也沒有經驗能養好孩子,所以在我們社會中,隔輩親,孫輩由爺爺奶奶帶大,這是一種比較合理的家庭分工,爺爺奶奶年紀大了,需要減輕體能重的工作,替兒子和兒媳婦帶孩子,就是一種比較合適的工作,而且爺爺奶奶有養育孩子的經驗,也有了足夠的耐心,能把孫輩們帶好。
在中國的網絡上,批判中國社會的傳統是一種很強的勢力,其中對中國家庭觀念的沖擊,危害著中國社會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老年人也被引導向著脫離家庭,向著個體自由、個體享受的方向展,這或許才是中國人口出生率降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