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量外國網友涌入“小紅書”,掀起跨國界的文化交流。有網友笑談:光說世界走向中國,也沒人告訴我,世界要走過來啊。
隨著“中文熱”席卷全球,中國文化正在強勢輸出海外。中國影視劇在海外熱播,美食文化風靡全球,書法、國畫等傳統(tǒng)藝術廣受歡迎,中醫(yī)與玄學也逐步走向國際。“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越來越成為現(xiàn)實。
“華流即頂流”這句話,也逐漸得到應驗,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走向中國。
由于美國政府“封禁”TikTok而形成的賽博大逃亡,美國網友紛紛轉戰(zhàn)小紅書“安營扎寨”,直接把該應用推到了App Store美區(qū)免費排行榜第一,登頂全球85個國家的下載榜。
目前,TikTok已恢復在美服務,將與特朗普一起尋找在美可用的長期解決方案。
外國游客參觀豫園蛇年燈會 | ?視覺中國
與此同時,大批外國用戶仍在不斷涌入這場跨國界的文化奇遇,在小紅書上發(fā)布穿搭、寵物、美食、旅游等話題的內容,甚至展示十八般武藝。一位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小哥比利(Billy)在小紅書上發(fā)布了一段自己練習“驚鴻舞”的視頻,舞姿翩翩,仿佛化身為了美國男版“嬛嬛”,展現(xiàn)出了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和獨特理解。
外國游客穿古裝游覽故宮 | ?視覺中國
許多原本就玩小紅書的外國老用戶也坐不住了。“本地老外”Charles邵發(fā)視頻表演打快板,并趣懟新進的“洋抖難民”,發(fā)出一連串“靈魂質問”:“你喝過娃哈哈嗎?你去過駐馬店嗎?你吃過泡面里加淀粉腸嗎?你們考過HSK(漢語水平考試)嗎?我喝過的娃哈哈比你喝過的水都多!”
而作為小紅書的中國“原住民”也沒閑著:血脈覺醒的他們從熱辣舞蹈挑戰(zhàn)到簪花妝教程,多元展現(xiàn)著獨特的東方美學,給予老外們無比震撼;利用九年義務教育下的數(shù)學優(yōu)勢幫美國學生解數(shù)學題,連麥教起美國人普通話,還建立群聊,傳授攻略;也有人“警告”:外國用戶得交稅——價碼是一張貓貓照片。
國外游客沉浸式體驗中國漢服文化 | ?視覺中國
在沒有了外媒“中間商”式的宣傳后,中美網友快速破冰進入到柴米油鹽的“聊家常”模式,繼而開啟了一場“大對賬”。
有自我介紹為“Tiktok難民”的美國用戶發(fā)圖文帖問:“您聽說過哪些關于美國人的有趣的謠言、事情?”至今,該帖已收獲將近9000個回答。也有美國用戶在帖子中問道:“我是一個好奇的美國人,想知道在中國大家都工作多長時間?”這一問題,收獲了超過2000個熱情回答。同樣火爆的還有“在美國租房貴嗎?”“美國生病能用醫(yī)保嗎?”“在中國每天要工作多久?”等話題。
外國游客穿古裝游覽故宮 | ?視覺中國
通過“大型對賬”后,有美國網友談到:“在小紅書上看到豐富多彩的中國、真實的中國”。他們發(fā)現(xiàn),原來真實的中國與西方媒體描述的中國反差這么大。
中國網友則發(fā)現(xiàn),以前總以為美國人沒有996,每天上班只要6個小時就能每月賺幾千美元,但真實回答卻是,美國也不乏要每天打兩份工才能維持生活的勞動者,并非“人均大別墅”“看病免費”“工作錢多事少離家近”。
境外友人共賞宋代生活美學 | ?視覺中國
人民日報等官媒也下場發(fā)文: “我們非常歡迎美國人來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文化。 ”并將中美網友的“相遇”比喻為網絡版“乒乓外交”、21世紀的“廚房辯論”時刻。
以網為橋的“對賬”,對出了中美友好交往的人心所向、互利合作的大勢所趨。無論是歡樂的民間互動,還是生活的美好分享,其背后無不訴說著:開放、交流、互鑒,是人類不變的主題,也是各國民眾發(fā)自內心的渴望。
早在小紅書的“數(shù)字遷徙”之前,世界各地游客對中國之旅的熱情已然高漲許久。在海外社交平臺上,關于來華旅行的圖文和視頻備受歡迎,以“China Travel”(中國旅行)為標簽的單支視頻在YouTube平臺上播放量最高突破8000萬次,TikTok視頻總播放量近10億。“周五下班去中國”也成為境外社交媒體的新熱詞。
國外友人如當?shù)厝艘话泱w驗中國生活 | ?視覺中國
截至目前,中國已經同26個國家達成全面免簽,對38個國家試行單方面免簽,對54個國家實行過境免簽,同157個國家和地區(qū)締結互免簽證協(xié)定。在最新施行的“240”新政以及2024年以來“免簽圈”的持續(xù)擴容作用下,入境游的高速增長或將成為2025年春節(jié)旅游市場的一大亮點。
游客乘坐大巴游逛上海 | ?視覺中國
據(jù)攜程數(shù)據(jù)顯示,春節(jié)期間入境游訂單同比增長203%,主要客源地國家為: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美國、澳大利亞、泰國、英國、俄羅斯、越南等。外國游客熱衷的國內目的地是上海、深圳、廣州、北京、哈爾濱、成都、廈門、珠海、重慶、杭州。
備受外國人喜愛的游玩目的地——上海外灘 | ?視覺中國
就在前不久,上海街道景區(qū)的“含韓量”大幅提升。根據(jù)近期韓國往返上海的機票顯示,直飛的航班單程飛行時間通常僅需2小時左右,加上韓國和中國時差只有1小時,韓國人落地后無需“倒時差”,便可隨時開啟中國之旅。
再加上免簽加持,逛南京路步行街、外灘萬國建筑群,打卡網紅建筑武康大樓,吃生煎或者小籠包,再喝一杯喜茶或者阿嬤手作奶茶等,正成為越來越多韓國人在上海旅游的“SOP”(標準作業(yè)流程)。
外國留學生感受中國文化魅力 | ?視覺中國
中國,處處藏著令外國游客傾心的瑰寶。中華美食,無疑是其中舉足輕重的一個——從鮮香麻辣的四川火鍋,熱辣的滋味在舌尖上跳躍,點燃味蕾的激情;到精致細膩的蘇式點心,每一口都飽含著江南水鄉(xiāng)的溫婉與匠心,仿佛能品出千年的韻味。還有那老北京炸醬面,醇厚的醬料裹著勁道的面條,一口下去,滿滿都是京城的煙火氣。
外國友人品嘗中國美食小籠包 | ?視覺中國
論及自然風光,中國更是擁有雄渾壯美、婉約秀麗的多樣景致:九寨溝宛如人間仙境,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多彩的湖泊聞名于世;黃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讓人不禁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嘆;桂林以其 “山水甲天下”的美譽傳頌古今。
景德鎮(zhèn)古窯民俗博覽區(qū)的半成品 | ?視覺中國
若想深入探尋中國文化的精髓,特色體驗活動絕對不容錯過。在景德鎮(zhèn)的陶藝工坊,用陶瓷制作開啟一場指尖與泥土的浪漫邂逅;在杭州西湖畔的茶室,從選茶、泡茶到品茶,步入一個清幽雅致的千年茶文化世界;在西安古城墻下,以騎行的方式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歷史之旅,親身領略盛世繁華與戰(zhàn)火紛飛……
外國留學生體驗“非遺”文化魅力 | ?視覺中國
與自然景觀和美食一樣,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也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傳播,尤其是漢服文化。作為中國的傳統(tǒng)服飾,漢服承載著幾千年的歷史,見證了中國古代的社會等級、禮儀和審美變化。近年來,漢服逐漸從國內流行走向國際,成為全球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一環(huán)。
羅云熙身穿漢服 | 圖源:《時尚旅游》2023年10月刊
西安作為漢服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吸引了大量國內外游客前來體驗這一獨特的文化符號。西安的鐘鼓樓、明城墻、大明宮遺址、華清池等地標性建筑,成了穿漢服游客的拍照圣地。古城的歷史氛圍與漢服的韻味交相輝映,成為一種文化與時尚的完美融合。
佟麗婭流連于牡丹園中 | 圖源:《時尚旅游》2024年4月刊
同樣,洛陽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將漢服文化融入現(xiàn)代生活。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洛陽的牡丹花與漢服的搭配成為游客拍照打卡的新熱點。“牡丹花城”東方美學的獨特魅力,讓游客在這里品味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度與精致。
體驗簪花圍習俗的毛曉彤 | 圖源:《時尚旅游》2023年4月刊
今生簪花,來世漂亮。簪花同樣吸引外國友人。簪花圍的花,代表的都是圓滿、幸福的寓意。很多外國友人奔赴中國來體驗。
這一切的變化并非偶然,隨著中國文化的不斷輸出,從漢服到到中國美食,再到文化習俗,全球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正在迅速增長。
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華流為何能夠成為頂流?這一現(xiàn)象的背后,蘊藏著中國國力的崛起與文化的大發(fā)展。從三個方面來看,這種文化的強勢崛起并非偶然。
首先,中國的經濟崛起與國力強盛是華流成功的重要推動力。與改革開放初期的“引進來”相比,如今中國不僅能引進外來文化,更有能力創(chuàng)造文化,將本國文化輸出到世界各地。
外國友人體驗中國文化 | ?視覺中國
其次,中華文化的底蘊無可比擬。五千年的歷史積淀讓中國文化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其獨特的藝術、哲學、歷史和傳統(tǒng)不僅是中國的文化瑰寶,也為世界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靈感。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不僅僅局限于歷史遺產,它以現(xiàn)代的形式不斷煥發(fā)新生,吸引著全球的關注。
外國友人體驗中國的戲劇文化 | ?視覺中國
再者,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全世界更是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以世界級網紅李子柒為例,時隔3年,李子柒在社交平臺公開更新視頻,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漆器”為主題,展現(xiàn)了中國漆器的獨特美學和工藝之美,讓不少海外觀眾為之沸騰,在國外5大平臺總計漲粉417.6萬,數(shù)據(jù)背后,是李子柒與海外粉絲的雙向奔赴,更是文化交流的具象化體現(xiàn)。
正在黑漆上雕刻東方圖案的女子 | ?視覺中國
中國的文化項目也已走出國門,《甄嬛傳》和《陳情令》反向輸出,不僅在國內產生了巨大的反響,也在海外收獲了眾多粉絲。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通過網絡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課件,深入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IP也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反向輸出”,吸引著大量外國游客來到中國,探索其文化與自然風光的獨特魅力。
幾位來自德國的中學生身著漢服暢游街頭 | ?視覺中國
華流不僅僅成為一種時尚潮流,它更是一個深刻的文化現(xiàn)象。這股文化浪潮彰顯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日益增強的全球影響力,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的窗口。隨著這一過程的推進,華流的頂流之勢將繼續(xù)影響并塑造全球文化的未來。
臨近中國新年,越來越多的國際用戶在小紅書上找到了自己的“新家”。正如那句“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所說,當全世界都在說普通話時,中國將敞開胸懷,歡迎全球朋友一同探尋其獨特魅力。中國的文化交融與碰撞,將繼續(xù)激發(fā)全球范圍內的共鳴與精彩,華流的影響力也將持續(xù)塑造未來全球文化的走向。
編輯/超楠
文字/尹伊
圖片/見文中標注
長期征稿
后臺私信“投稿”獲取聯(lián)系方式
社群添加
旅先森VX:LLxs05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