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外散步,忽接李楊的一公號鏈接,乃是關于泰囯某房地產項目那堆爛事的。因為在快走中,也沒來得及看公號,就邊走邊說了我對正在彼此撕逼中那倆的看法,我說,這事讓我惡心。
李楊很快回復了。我一聽,頗覺意外,因為太多的人被那個高闊虛構的"偽江湖"所蒙蔽,或忽悠,從而喪失了對基本人品的判斷與辨識。
李楊沒有,盡管當事人他皆認識,但沒迷失,
我蠻高興的,因為覺得他與我志同道合。
說起來,那是很多年前了,李楊的電影《盲井》獲金熊獎不久,我那已辭別人世的朋友藝術家李向陽非拉我跟李楊認識,他覺得我們能聊到一起。于是我們便相約著在我家不遠處吃了頓飯——那些年我有一習慣,誰約我都必須在我就返餐敘,彼時我不喜走遠,亦不太愿意見人。
印象中那頓飯,談的,盡皆是形上之大命題。李楊是海歸,留學德國,而向陽則畢業于羅馬電影學院,但大學則是北電78班,與凱歌、藝謀同屆。
再后來,又在某些派對上碰見李楊,偶然聊幾句,還是形而上,很少及物,若說有具象話題,亦也是李楊想籌拍的電影。李楊堅守藝術不向媚俗妥協的精神我是欣賞的,在我認識的電影界的人里,他的藝術立場,乃是獨一無二的。
直到今天,我們才在某一具體的"現象"上有了識見的交集,還竟然不謀而合,心下暗喜。
畢竟身邊的朋友愈來愈少了,我散步前,正好讀到《紅》《白》《藍》導演基斯洛夫斯基在其自述中說到,自鐵幕時代解體的89后,他身邊可以聊的朋友伸出手掌也算不出幾個。他說波蘭正在發生的現實均令他失望,乃至幻滅。讀到此,我亦感同身受。
所以我對李楊說,沒想到,我們的看法竟然高度一致,握手!
2025年元月26日手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