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禾禾媽~
還有幾天,農歷蛇年就要到了,正月初一,新一年的第一天,全國人民,無論男女老少,都有一件共同的事情要去做,那就是給親朋好友“拜年”。
大年初一去拜年,是我國春節重要的文化傳統習俗,也是春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習俗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的漢代。
據東漢文學家崔寔所著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謂正旦。潔祀祖禰,進酒降神畢,子婦曾孫各上椒柏酒于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官府僚屬亦往來拜賀。”
意思是,正月初一這天,家里會清潔并祭祀祖先,祭祀完畢后,家長的晚輩會端上加了花椒和柏葉的酒,敬獻給長輩,而且一邊敬酒一邊祝福他們長壽健康,同時,官府的官員和下屬之間也會互相拜訪祝賀新年。
明朝人陸容在《菽園雜記》寫道:“京師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
由此可見,在明朝,拜年已成為一種廣泛流行的民間習俗,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會在春節后進行拜年活動。
不過,在這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拜年習俗中,也有一些講究和忌諱,比如,有三類人通常被認為不適合在初一去拜年。
01 蛇年,四類人不要去拜年
第一類:60歲以上的老人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自古以來,60歲在我國都被視為一個重要的年齡節點,因為它完成了五次十二年生肖循環,象征著人生經歷了一個完整的周期。
他們的一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智慧,被視為長壽和有智慧的代表,通常在家中具備較高的地位。
此外,人到了60歲身體機能也在下降,春節天寒,外出拜年可能會給他們帶來不必要的勞累和風險,而且我們是一個重孝且尊老的民族,因此,春節期間,60歲以上的老人一般都不會去拜年。
第二類:有身孕的女性
眾所周知,相比于普通人,孕婦的身體情況較為特殊且脆弱,需要較多的休息和照顧。
而拜年這一活動,往往人多擁擠、環境嘈雜,且需要長時間站立、行走,與人交談,這些都會加重孕婦的身體負擔。
此外,一些地方還認為,孕婦去拜年可能會給主人家帶來“晦氣”或者“沖撞”到神靈,從而影響到新年的運勢和家庭和諧。
當然,這些說法是缺乏科學依據的,不過新年是一個傳統的節日,人們往往還是比較在意和忌諱的。
所以,考慮到孕婦和胎兒的安全,以及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家有孕婦的家庭通常會選擇讓孕婦在家中安心休息,避免參與大年初一等人多擁擠的拜年活動。
第三類:近期家中有親人去世的人
民間有“守孝三年不拜年”“孝子頭年不賀歲”的俗語。
意思是家中有親人去世,在三年或者一年內都不宜在新年期間去給別人拜年。
近期家中有親人去世的人,之所以不適宜去拜年,主要是因為中華民族是一個重孝、尊老的民族,在親人離世后,家屬需要著素服守孝,緬懷逝者,特別是在親人去世的第一個新年,更應保持莊重和肅靜,避免過度喜慶。
而春節是一個喜慶的節日,家中有親人去世的人,在這期間可能會因為看到喜慶的場面觸景生情,引發悲傷情緒,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他們選擇不出去拜年。
此外,傳統觀念還認為,大喜之日碰到帶重孝的人不吉利,所以,為了避免給親朋好友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也是對逝者的尊重,近期家長有親人去世的人,也會選擇不去拜年。
第四類:身患疾病的人
經歷過三年特殊時期的人都知道,那三年為了控制疫情的傳播,全國人民幾乎都是居家過年的,根本不會串門拜年。
拜年通常涉及面對面近距離的交流,病毒的傳播往往悄無聲息且極具破壞力的。
此外,在傳統觀念中,新年是喜慶和吉祥的象征,有些人還是比較忌諱這一天就接觸患有疾病的人的,他們會覺得接下來的一年都會“走霉運”。
因此,為了保護自己和親朋好友的健康以及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身患疾病,尤其是傳染性疾病的人,一般不會外出拜年。
02 蛇年,拜年要注意啥?這3點很重要
提到大年初一去拜年,很多人關注的都是穿得是否得體,壓歲錢紅包、禮物有沒有帶,其實,以下這三點也同樣需要上心:
第一,拜年的禮儀
禮儀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拜年作為春節期間的重要習俗,自然有傳承千年的禮儀規范。
現在,雖然社會節奏加快,傳統的繁文縟節不再像以前那樣被嚴格遵循,但基本的拜年禮儀還是要有的。
大年初一拜年時,起碼要穿著得體、整潔,保持禮貌的言行舉止,在對方家中要避免弄臟或者損壞對方財物,帶孩子去拜年的話,提前叮囑孩子,讓孩子也學會尊重長輩,禮貌待人。
第二,拜年避開這些時間
注重傳統文化的人,辦重要的事,比如,結婚、搬家、動工等,都喜歡挑一個“吉時”。
春節作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拜年作為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一環,時間的選擇自然 也尤為重要。
大年三十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一般不愿為外人打擾,所以,除夕夜不拜年。
大年初三被稱為“赤狗日”,赤狗遇之不祥,因為這天也不宜外出不宜拜年。
大年初四是迎接灶王爺回人家的日子,灶王爺回家后都要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在家里,不宜外出。
此外,拜年時還要注意避免過早或者過晚登門,當然也要避開開飯時間,以免影響到主人正常休息和生活。
第三,拜年的忌諱
《禮記·曲禮上》有文曰:“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即在不同場合要遵循不同的禮儀規范。
比如,在我們山東魯西南地區,很多地方晚輩給長輩拜年時,需要磕頭作揖,表示尊敬和祝福;還有在有些地方,拜年時還會準備特別的禮物,如糕點、水果等,以表達誠意和祝福。
因此,在拜年時,我們一定要提前了解對方的習俗和喜好,尤其是頭一次去外地拜年,更要尊重并融入當地的文化風俗。
你是哪個地區的?當地拜年有沒有什么特別的講究?
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供其他有類似困擾的網友參考~
圖片源自網絡/侵立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