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國在戰略反導武器上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即便進行了多次中段反導試驗,依舊不肯表示自己已經具備了完整的反洲際導彈能力。但是從去年開始,這種藏著掖著的風格完全變了, 我們在珠海航展上一次性展示幾十上百種眼花繚亂的黑科技武器,其中就包括拱衛京畿的紅旗19地空導彈防御系統。既然敢公開展示,那只能說紅旗19已經相當成熟,并且綜合性能得到了部隊的肯定,具備強大的中段反導能力。
美國對于彈道導彈的攔截主要由薩德和愛國者3構成,薩德主要負責大氣層外和高空攔截,愛國者3則負責大氣層內的低空攔截,共同形成中段和末段雙重攔截。紅旗19和紅旗9B也是類似的搭配,只不過紅旗19比薩德的性能更強。紅旗19安裝目前最為先進的制導裝置,可以實現點對點的碰撞攔截,比俄羅斯的破片攔截要高出一個數量級。除此之外,官方還介紹紅旗19具備攔截機動變軌的高超音速導彈能力,這同樣是美國薩德不具備的能力,地表最強地空導彈實至名歸。
紅旗19雖強,但其配屬的雷達體積和功率有限,主要用于火控攔截制導,薩德系統配置的AN/TPY-2 X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可以在1200公里外發現雷達反射面1平方米的目標,紅旗19應該也大差不差。1200公里的距離對于攔截來說已經足夠了,但是洲際導彈飛行速度通常在10馬赫以上,這點距離也就不到10分鐘就能飛完,攔截系統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展開并發射攔截,明顯還是不夠,所以必須要有更強大的雷達進行提前通知,這就是戰略預警雷達存在的意義。
美俄早在冷戰時期,為了對付雙方可能進行的核打擊,就已經建立了覆蓋全部國土乃至全球的戰略預警雷達網。冷戰結束后,美國為了對付中國大陸的洲際導彈,就在臺灣部署了一部鋪路爪戰略雷達進行監視,這玩意兒能發現5500公里范圍內的大型導彈發射,2000到3000公里之內就能實現精確追蹤和落點計算,能夠給反導系統留出極大的反應準備時間。雖然臺灣部署的鋪路爪是低配版,但是1500公里的預警距離仍然對我們的彈道導彈發射造成了巨大威脅。
就在春節即將到來之際,解放軍軍事航天部隊以國產戰略預警雷達為背景拍攝拜年照,首次披露了國產鋪路爪的真實面貌。以我國目前的電子科技水平和在雷達領域的迭代速度,這家伙比鋪路爪只會強不會弱。
既然戰略預警雷達是由軍事航天部隊管理,那么可以合理推測,對于敵人的各類導彈發射,我們不僅有雷達,還有各種軍事衛星進行偵察,多管齊下,確保萬無一失。最后還得提一嘴,這款戰略預警雷達已經達到了可以公開的程度,那只能說明我們已經研制甚至服役了更先進的裝備。要領先就領先美國,這絕不是一句空話,從電磁彈射技術到戰略預警雷達,我們正一步步實現全面反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