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邁月征,朝暮輪轉
即將步入農歷乙巳蛇年
煙火起、照人間
在這一刻成為美好的見證
新的一年
對于備受關注的“中國特色社會信用體系”,我們期待它的提升,期待基礎制度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新的一年
我們期待信用力量的蓬勃涌現,無論它被稱為“新質生產力”“新動能”還是“強引擎”,但一以貫之的是向下扎根、向上生長;
新的一年
在一個不確定的世界里,在喧囂和浮躁中,我們期待明晰方向完成自身的“蝶變”,在實踐和迷途中深耕自我,因為這才是“破圈”成長的根本;
2024:奔波、獲得、釋然、成長
2025:期待、向前、遇見、如愿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經濟規律的認識,更加側重強調有效市場、總需求、盤活存量和做大總量。
展望新年,每一刻的過往,在當下都將重塑。
我們仍堅信,社會信用基礎制度的完善與健全,終將形成信用建設與社會發展“相輔相成”的有力支撐。
我們仍堅信,新一輪信用建設的驅動力必將來自于創新,新技術、新模式、新場景、新產業,以及一批又一批服務機構的不斷涌現。
堅信那些內心的不變
源點期待與所有信用筑夢者奔赴熱愛
讓自己成為光,散發光
源點信用 · 大咖致辭
林鈞躍
中國市場學會信用學術委員會主任
縱觀我國信控服務業各分支的發展現狀,回溯行業四十余年的發展歷程,基本觀感是:發展道路上荊棘遍布、發展歷程艱難曲折、行業分支殘缺不全,遠未形成具備全方位防控市場信用風險的合力。或許只有公共征信系統在支撐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運行方面算是一枝獨秀。
橫向比較國際同行,行業的國際形象可謂是“積貧積弱”的,所占國際市場份額和國際信息擁有量均可忽略不計,業界尚無知名國際品牌,機構的“國際排名”不值一提,實力與形象均與我國的國際地位極不相配,無法在國際市場上為出海的中資企業保駕護航和維護國家經濟利益。
因此,在十四五收官之際,業界宜全面盤點“家底實力”,認清行業的發展現狀,盡量爭取在國家的十五五規劃中獲得些許關注和支持,呼吁政府監管部門在促進行業發展上有所作為,為盡快扭轉行業弱小弱勢創造條件。
展望未來,寄希望行業能在進一步開拓國內外數據資源基礎上,獲取大規模的信用科技研發人力和資金投入,早日形成行業發展的彎道超車局面。
王偉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法部教授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將社會信用作為與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并列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承前啟后,提出要“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和監管制度”。
更好發揮信用功能,進一步推動和深化各項改革,服務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嶄新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面臨的嶄新要求。
探索社會信用建設的“中國道路”,為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政府運行等方面貢獻信用力量,構建良好信用秩序,是新時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努力方向。
我們堅信,新的一年必然是信用建設繼續騰飛的一年!祝愿信用屆的各位師友“信”守不渝,用行動詮釋信用力量,共鑄信用建設新輝煌!
韓家平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商業保理專委會主任
北京社會信用技術標準委員會主任
2025年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內循環不暢、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等諸多挑戰,其中很多問題都與社會信用體系不完善緊密相關。
社會信用是市場經濟四大基礎制度之一,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議從以下五個方面大力推進社會信用建設:
一是加快信用立法進程。二是做好“十五五”期間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頂層設計。三是持續開展信用實踐創新,充分發揮信用建設在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社會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四是大力發展信用經濟,發揮信用建設在提振內需、改善預期、破解企業賬款拖欠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方面的重要作用。五是加快補齊商業征信體系短板,高質量發展涉企信用服務業,健全行業信用管理機制和企業內部信用管理體系。
薛方
北京信用學會副秘書長兼生態信用專委會主任
首都師范大學信用立法中心研究員
魏文靜
上海市信用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
值此新春來臨之際,向奮斗在信用服務戰線的朋友們致以最誠摯的祝福與期望。過去的一年,信用人在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公平交易等方面交出了滿意的答卷,為構建信用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的一年,希望信用人繼續努力、合規經營、不斷創新,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提高信用服務的準確性和透明度,整體提升信用服務水平,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讓我們共同努力,再創佳績!
最后祝愿所有信用人蛇年吉祥,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傅春
上海市社會信用促進中心主任
在數字時代,最重要的是思維觀念的轉變,只有具有數字思維,才能更好地創造數字經濟。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需要與時俱進,不斷融入時代發展。
數字時代下社會信用大數據的特色應用將越來越多,服務場景也將越來越廣,因此需要不斷拓展思路,廣泛吸引各類人才加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大家庭,通過深入挖掘社會信用大數據的核心價值和外延價值,能夠不斷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徑,同時也能為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斷添磚加瓦、增光添彩。
謝曉波
浙江省信用協會會長
展望2025年,信用領域將迎來更加蓬勃的發展。信用立法將進一步完善,為信用經濟奠定堅實基礎。在跨境征信合作方面,我們期待更多突破,促進國際間信用信息的互聯互通。區域信用一體化發展將加速推進,打破地域壁壘,實現信用資源的共享與協同。
信用將深度賦能實體經濟發展,通過精準畫像和風險預警,為各類經濟主體提供有力支持。同時,信用場景應用將不斷拓展,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提升社會治理效率和公眾福祉。
誠信文化宣傳教育將持續深化,營造全社會守信、重信的良好氛圍。在信用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上,我們將見證更多專業人才的涌現和高質量研究成果的發布,為信用行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2025年,信用領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創信用社會的美好未來!
張紅麗
廣東省信用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2024年,廣東省信用協會成功舉辦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信用論壇,新的一年,愿各位信用同仁共同努力,攜手推進中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邁上新的臺階,為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馬健
山東省信用協會副秘書長
值此辭舊迎新的新春之際,山東省信用協會向每一位堅守在信用領域的同仁們致以最誠摯的新年祝福,愿大家的事業如同芝麻開花節節攀升,工作順風順水。
郝玉章
無錫市信用建設促進會會長
2025年,無錫信用建設將踏上全新征程,高擎“誠信創新,品牌共贏”的旗幟,在誠信文化的廣闊天地中奮力前行,努力推動“信用”到“用信”的轉變,從理論走向實踐,讓誠信成為市民生活中實用的有力工具。
羅柏道
安華理達風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信用管理行業的關鍵,第一在于信用人才的培養,要注重培訓考核、職稱授予以及每年的定期學習提升自我;第二在于AI的運用,要將信用管理與AI連接起來,AI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提優工作效果,AI將是2025年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我從事這個行業37年,安華理達也將迎來30周年,我希望未來信用管理在大灣區迎來一個飛躍的進步,愿信用行業一年好過一年,愿信用同業、同仁萬事如意,新年快樂!
程亮
江蘇省未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未至科技希望繼續與全國同行一起,共建信用生態的理念,積極發揮市場機構作用,努力推動各地信用建設的協同與融合。
【案例匯編】
【專家觀點】
● ● ● ● ●
【信用案例】
【工作進展】
【值得收藏】
編輯:源源
校稿:昊宇
來源:源點credi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