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鞭炮,聲聲辭舊歲、迎新年!
在全國每三個人口有兩人居住在城鎮的大趨勢之后,煙花鞭炮聲聲入耳、硝煙彌漫陣陣刺鼻,這是人間煙火、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是污染環境、噪音擾民,網友們持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在地方,也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做法,一些地方對于煙花鞭炮,持完全反對的態度,任何違反地方規定的人,都會受到處罰。
另一些地方,則更為寬松,網友們可以在家門口、小區等城市居民生活區燃放煙花鞭炮。
過去二十多年的高速發展,讓社會經濟從延續了兩千多年的農耕文明,快速步入信息化時代。
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之后,信息文明對保護我們生活環境的要求,在很多細節上的優先級,要遠高于農耕文明的延續。
支持還是禁止燃放煙花鞭炮,更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兩種文明的沖突。
除了文明層面的沖突外,從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看,支持燃放煙花鞭炮,還是禁止在非規定區域燃放煙花鞭炮,本質上是對消費的支持,還是對環保的支持。
對于絕大部分老百姓而言,一年之中,一擲千金的機會并不多。
如果你對普通男性網友做一個調查,花一千塊購買煙花鞭炮,相信很多人是支持的,是為數不多窮人可以大額消費的機會。
于富人而言,能夠象征衣錦還鄉的,除了豪車別墅、給同村老人發錢之外,購買大量的煙花鞭炮,以彰顯自己的財力,這也是為數不多富人能夠大額消費的機會。
在消費嚴重不振,人均消費連續幾年占人均GDP僅有三成的前提下,支持燃放煙花鞭炮,對于提振消費,更具象征和實際意義。
除了消費之外,煙花鞭炮,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能,那就是塑普通老百姓對戰爭的信心。
彌漫的硝煙,巨大的鞭炮聲,這與真實的戰場環境如出一轍。
身處這種環境,于大部分男性和少數女性,是極其興奮的,甚至沒有哪怕一絲的害怕。
這是刻在中華民族基因里的東西,也是中華文明史上獨有的浪漫。
在現代環境中,這是一個更重要的職能,煙花鞭炮帶給我們一場關于硝煙巨響的洗禮,是國防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
燃放煙花鞭炮,是對消費的支持,不利于環保,還是國防教育的組成,這是一個值得全民討論的話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