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公布的火災數據,電氣火災往往占火災總數的30%,占比最高. 最易出現爭議。
實踐中,受各類主客觀因素影響,火災調查員收集的證據以及做出的解釋說明,存在一定的誤判率,往往不能令當事人信服,但限于專業知識不足,當事人即便滿腹狐疑,也難以提出有力的理由。在此,我簡要地普及一下相關知識:
首先,必須有電。認定電氣原因引發火災,必須在起火前的合理時間內,電氣線路和用設備處于通電和帶電狀態,否則,可視為火災與電無關。
其次,能夠證實存在故障點。電氣原因引起火災后,通常在線路及設備上留下故障點,如果經勘驗沒有收集到證據能夠證明存在曾出現過故障的故障點,則不可勉強定為電氣火災。
再次,故障點與起火點相互對應。如果故障點遠離起火點或根本無聯系,則不能認為火是由電引起。但需要考慮故障電(火花)弧飛濺的因素,通常情況下電(火花)弧飛濺的水平距離,在以故障點為圓心,半徑在幾十厘米至兩米的范圍內,具體取決于高度和爆發力。超出這個范圍便可提出質疑。
最后,查明可燃物性質,確定是否足以被電弧引燃。短路時產生的電弧溫度有高有低,能量有大有小。盡管最高可達2000℃以上,“但由于瞬間消逝,不一定每次短路都能起火,而是由可燃物的性質、易燃程度和電弧的持續時間來決定”。銅導線電弧除具有使細軟、碎屑可燃物陰燃外,不具有引燃硬度大無蓄熱特性物質燃燒的能量。鋁導線電弧可引燃紙張、草類、木屑、棉布等起火。
需要說明的是,火災調查同時也是證據收集的過程,按照相關規定,只有達到證據確實充分的標準,才能認定具體明確的起火原因。實踐中,火災現場往往遭受嚴重破壞,無法找到相關證據,因而出現“不排除”結論,或者無法認定原因,是在所難免的。
希望你和你的委托律師了解上述要點,在處理相關事宜時會有所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