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崗位風險點、危險源辨識告知卡
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培訓課件
15個生產車間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xls
生產車間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電話:報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崗位名稱
鉚工
主要事故類別
燒傷、燙傷、火災、爆炸
步驟或范圍
危險危害因素
可能的事故及嚴重性
防范及應急處理措施
氣焊氣割
(作業)
氣焊氣割使用易燃易爆氣體。氧氣遇油脂會很快氧化發熱,瓶閥口如沾上油脂,遇氧會迅速氧化發熱,當溫度達到自燃點時,便發生燃燒、爆炸,同樣丙烷鋼瓶如果使用不當也會發生燃爆。
火災、爆炸
氧氣瓶不能與帶油的物資放在一起,沾油的手套、工作服等不能放在氧氣瓶上;操作前洗凈手上的油污;丙烷瓶應直立放置,不能臥放,不可近火,不可放在烈日下爆曬(溫度達到35℃時就有爆炸的危險);定期檢查,確保防護裝置齊全。
焊割炬中氧—丙烷混合氣體的噴射速度小于燃燒速度引起火焰倒向焊割炬及橡皮管內;管道破損老化,發生泄漏。
發生回火爆炸,窒息缺氧
焊割過程中,遇回火應立即關閉焊割炬上的乙炔閥門,再關閉氧氣閥門,稍等一會,再打開氧氣閥門吹擊里面的余焰和碳質微粒,即可熄滅回火;焊割炬過熱可浸在水中冷卻后再使用,可減少回火的產生;使用中檢查有無泄漏狀況,及時處理。
氣焊、氣割和焊接設備安全裝置有缺陷,或違反安全操作規程。
可能發生燒傷、燙傷事故
氣焊、氣割時正確使用防護用品,高空作業時,并將安全帶掛在牢靠穩固的物體上,才能進行焊割作業。冬季施工不得將棉背心穿在工作服外面,以免火星飛濺引起著火、燒傷、燙傷。
生產車間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電話:報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崗位名稱
電焊工
主要事故類別
觸電、燒傷、燙傷、火災、爆炸
步驟或范圍
危險危害因素
可能的事故及嚴重性
防范及應急處理措施
電焊工
(作業)
焊機絕緣破壞、老化、受潮,保護接地、接零系統不牢,接線錯誤,空載電壓觸電。
電擊、電傷
電焊設備應有良好的隔離防護裝置,避免人與帶電導體接觸,絕緣良好,絕緣電阻不得小于1MΩ,防止焊機受潮,采用自動斷電裝置,定期檢查,確保防護裝置齊全。
電弧焊接過程中,主要產生可見光、紅外線和紫外線三種射線,紅外線長期照射,會使眼珠晶體變化,嚴重的導致“白內障”,紫外線能強烈地刺激和損害眼睛、皮膚,只要受到短時間的照射,也可引起眼睛發炎(俗稱電光性眼炎),皮膚紅痛;焊接過程中產生煙塵和氣體危害健康;狹窄場所作業,因缺氧導致窒息。
電弧輻射、灼傷、窒息和身體健康
在焊接作業區嚴禁直視電弧,操作者與輔助者都要做好防護措施,應配戴專用面罩,面罩與濾色玻璃之間不得有漏光,穿著焊工專用工作服和鞋,防止光線直接照射到皮膚,防止飛濺物落到身上,電焊場所必須有充分的照明,以便于焊接作業;帶好口罩面具,特殊焊接時,要設立專人監護。
飛散的火花、熔融金屬與熔渣顆粒,燃著焊接處附近的易燃物(如油料、木料、棉紗等)及可燃氣體而產生火災。焊機的軟線或焊機本身絕緣破壞發生短路而產生火災。焊接在有易燃易爆氣體的場所內焊接。
會造成火災或爆炸事故
焊接區域10米以內不得有可燃、易燃物,作業點通道寬度,應大于1米。高空焊接作業時,更要注意焊接火花的飛向,同時下面要有專人看護,焊接設備應保持良好的絕緣,嚴禁將易燃易爆管道作焊接回路使用。
生產車間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電話:報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崗位名稱
切割機操作工
主要事故類別
機械傷害、火災、爆炸
步驟或范圍
危險危害因素
可能的事故及嚴重性
防范及應急處理措施
16個煤礦崗位安全生產風險告知卡.docx
30種作業及危險源辨識風險點告知卡(定稿版).doc
43種(噪聲、粉塵、有毒有害物品等)職業病危害告知卡.doc
8種?;穫}庫安全告知卡__.doc
9類危險源識別及控制措施一覽表.xls
安全風險分級與管控臺賬.doc
安全風險辨識、分級管控體系文件全套.doc
建筑施工15個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docx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