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前不久,在《十三邀》節目中,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娓娓道來,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他說:“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
節目中,84歲的他依然精神矍鑠,但其實,他的人生一點兒都不順遂。
年少輟學、中年失意、晚年喪子,人生經歷了諸多重擊,田連元卻一直沒有倒下。因為他的身邊,有一位全心支持他,彼此心疼的人:妻子劉彩芹。
結婚60多年,每次妻子過生日,田連元都會精心準備禮物;兒子遇車禍去世后,田連元對兒媳和孫子的關愛更甚,和老伴兒一起把兒媳當成親閨女疼;不接任何廣告,但零片酬接演了拒絕酒駕的公益短片。
田連元在逆境中的不屈精神,任誰都會為之動容。
01
自小跟著父親去說書,14歲就開始養家
1941年冬天,田連元出生在吉林省長春市的一個曲藝世家。祖父田錫貴是著名滄州木板藝人,父親田慶瑞能說東北大鼓和西河大鼓。耳濡目染,田連元自幼對評書有著濃厚的興趣。
每天早上5點,田連元就起床學說書,9歲那年,他拜了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王起勝為師,學唱西河大鼓兼練三弦,后來還跟一位拳師學形意拳。
14歲那年,田連元的父親生病,正上小學五年級的他不得不輟學,從此他一邊照顧父親,一邊學藝,也為了養家開啟了說書之路。
17歲那年,田連元開始正式登臺說評書。第一次上臺表演,臺下只有9位觀眾。一場書說下來,算上給劇場打掃衛生的只剩下6位觀眾了。后來回憶起這次演出,他說:“別人都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我不鳴則已,一鳴就‘趴臺’。”
一連說了3天,觀眾依然寥寥,他偷偷地抹眼淚,萌生了退意,覺得自己根本不是說書的料。
“我干不了這個,我得改行。”田連元低聲跟父親說。
“你已經學了這么多年,再改行做別的也來不及了,再苦再難也得走下去。”父親根本不給他任何退路,田連元也沒反駁。
他何嘗不懂父親的苦心?當時,父親病重,臥床不起,無法繼續說書,家里也就沒有了收入來源。
田連元是長子,下面還有弟弟妹妹。為了省錢,父親甚至連藥也舍不得吃。田連元想當兵,或者考戲曲學校,但這兩個夢想都掙不到錢。
將眼淚埋在心底,田連元一次次走上舞臺說書。因為他一邊潛心鉆研說書技法;一邊博覽群書,增加閱歷,舞臺表現也越來越好。觀眾也漸漸多了起來。
1959年,說書有了些許名氣的田連元,考進了遼寧省本溪市曲藝團,成為一名演員。
不過一開始,團里讓他彈弦伴奏,而不是說書。他并沒有抱怨,而是耐心地等待著機會。
機會終于來了。一次,有一個區的晚場表演,原定的演員來不了。田連元主動請纓。他的表演廣受好評,也因此成為了團里的正式說書演員。
后來,憑借一場《隋唐演義》,聲名大噪的田連元開始了專職說書。收入增多了,每個月領了工資,田連元就交給媽媽。
就在他一邊努力養家,一邊努力實現夢想之時,愛情之花也悄然綻放。
02
迎娶大5歲的妻子,愛一個人就要把她寵成公主
在曲藝團里,田連元認識了比自己大5歲的妻子劉彩芹。當時,劉彩芹是團里的名角,追求者眾多,但她偏偏被默默無聞的田連元打動。
“連元很有才氣,是個有為的青年,只是他比我小5歲,如果(他年齡)再大點兒該多好……”劉彩芹在日記里寫下的心事,被田連元無意間發現,他的內心也第一次泛起了波瀾。
不好意思直接表白,田連元將這件事寫在了日記中,還故意讓劉彩芹看到。兩個互生情愫的年輕人,終于走到了一起。
然而,這段感情一開始便遭到了劉彩芹父母的堅決反對,一方面是因為田連元家里窮,父親有病,母親沒工作,弟弟妹妹還要他養;另一方面是因為田連元比女兒小5歲,父母怕女大男小的婚姻不會幸福。
面對女方家長的反對,田連元也猶豫了:“當時在曲藝團,她是主演,我是伴奏員,給她彈三弦。我的工資是62元,她是120元……”
他退縮不前,劉彩芹卻下定了決心,非他不嫁。
她的勇敢無畏,與成長經歷有關。劉彩芹12歲時,就跟著父親一起彈三弦,15歲嶄露頭角開始以演出為生。后來父親退休,她一個人撐起了全家人的生活。這樣的經歷,與田連元何其相似?
面對家里的阻撓,劉彩芹先是不理解,后來她冷靜下來后跟田連元一起商量,讓他用5年的時間,將業務攀登到一個高峰后再來求親。
為了向劉彩芹的父母證明自己,田連元更加努力地說書。最終,他憑借《隋唐演義》家喻戶曉,劉彩芹的父母終于同意了兩人的婚事。
婚后,劉彩芹生下一女兩男,為照顧孩子,她漸漸回歸了家庭。
1985年,田連元將評書《楊家將》搬上電視,引發萬人空巷。他演播的《劉秀傳》《水滸傳》《楊家將》等長篇歷史評書,在全國數百家廣播電臺循環播出,成為與劉蘭芳、袁闊成齊名的評書表演藝術家。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本溪市“人民藝術家”、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面對諸多榮譽,田連元總是說,都是妻子成就了他。
事業再成功,田連元也沒有忽視妻子,他自己省吃儉用,對妻子卻非常大方。“每到我生日,他都送我一個禮物,結婚這么多年,沒有一次落下過,他出去掙的錢,全在我這兒花了。給我花錢,他一點兒都不心疼。”
田連元說他一直都記得,當初劉彩芹的工資高他一倍,追求者眾多,但面對父母的阻撓,卻依然堅定地選擇了自己。所以他要一直對她好,用行動證明,劉彩芹的選擇沒有錯。
田連元在外打拼事業,劉彩芹把孩子們培養得也很好。他們事業有成,孝順父母,婚姻幸福。
然而一場意外的到來,卻打破了田連元夫婦令人艷羨的幸福。
03
好好活著,是對先離開的人的最好告慰
2014年5月28日,田連元結束了北京的工作,回本溪和家人團聚。他先坐火車到沈陽,小兒子田昱開車去火車站接他。
在開車返回本溪的途中,一輛逆行而來的車,飛過來砸在田昱的車上。危急時刻,田昱向右打輪將車停在路邊,保護了副駕駛上的父親,自己卻因此失去了生命……
昏迷不醒的田連元被送到了重癥監護室。家人不敢把兒子去世的消息告訴他。7天后,劉彩芹才和他說:“田昱沒了,兒子沒了……”
后來,田連元在節目中回憶起這段經歷時,說:“我老伴兒比我大,兒子驟然而亡,我死活不知,這是多么大的打擊。所以我要為了我老伴兒,好好活著!”
兒子去世后,田連元和老伴兒將兒媳當成親女兒,給予了她和孫女更多的呵護和關愛。每次從北京回本溪,老兩口都要先去兒媳家,陪陪孫女,跟兒媳吃一頓飯。
2015年,遼寧省交管局計劃拍攝一部呼吁司機拒絕酒駕的公益廣告。工作人員聯系到田連元,問他能否做廣告代言人?從未接過商業廣告的他,為了警醒更多人不再重演兒子的悲劇,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而且分文不要。
兒子去世后,田連元推掉了很多演出,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里,還為高教出版社撰寫評書理論的教科書。
老伴兒陪在他的身邊,事無巨細地照顧。他對她也一如當初對岳父母許下的諾言:我是個男子漢,一定能給心愛的女人幸福!
田連元在采訪中,談及兒子10年前意外離世時,飽含深情地說:“生可以挑,但是你什么時候死,誰也不知道……在世的人,唯一的選擇就是好好活著,活好每一天……”
結婚60多年,田連元和劉彩芹在風雨中并肩,在歲月里相伴,一起攜手度過人生的諸多難關。
他說,會一直對妻子好,要一直互相打氣好好活著,因為這才是對先行離去的人,最好的告慰。
參考資料:
1.《十三邀》第八季
2.“全國交通安全日”特別節目《平安行》
3.CCTV4《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4.田連元百度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