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教授苗懷明對著名越劇演員陳麗君提出質疑,主要還是跟陳麗君個人首部原創越劇《我的大觀園》有關。他認為陳麗君太不嚴謹,應該好好去多讀一下原著。學院派的知識體系跟民間文化進行碰撞擦出了火花,那么《我的大觀園》到底該不該創新呢?
01
近日,陳麗君在接受采訪時說到賈寶玉才是大觀園的希望,不僅是因為長子長孫,也是那個時代完全不同的一個人。
隨后,南大文學院教授苗懷明對陳麗君提出質疑,他表示紅樓夢里的賈府分為寧國府和榮國府,也被稱為東府和西府。寧國府居東為長房,族長名義上是賈政,因為常年修道離家,族里的事務都由其子賈珍來掌管。
如果從宗法嫡長制來考慮的話,寧國府的長子長孫應該是賈珍。如果將視線轉到榮國府的話,賈政和賈赦是兄弟兩人,賈赦是哥哥,從這邊來看的話,賈璉應該是長子長孫。如果從賈政來考慮的話,賈珠是賈寶玉的哥哥,賈元春是姐姐,所以賈珠應該是長子。無論怎么來考慮,賈寶玉不應該是長子長孫。苗教授認為陳麗君對《紅樓夢》原著缺乏了解,所以才會說賈寶玉是長子長孫,應該去好好讀一下原著。
不少網友并不太認同苗教授的觀點,認為他不能以偏概全。有網友認為把賈寶玉說成長子長孫也是有道理的,深受賈母疼愛,而且賈政一直住在正堂,北靜王非常好看賈寶玉。也有網友認為唱戲人跟讀書人站在的角度不一樣,這畢竟是戲劇,不是紀實,所以觀點會有所不同,不必過于上綱上線。
02
那么《我的大觀園》到底該不該創新呢?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名著還是電視劇,內容并不是跟歷史一模一樣,為了效果有些情節是虛構出來的。
陳麗君的言論引發了熱議,說明大家對經典文化的關注還是挺高的。越劇跟原著產生分歧,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越劇到底該不該加入自己對原著的理解呢?
即便陳麗君是誤讀,但是在文學層面上,誤讀并不完全是負面的一種概念。美國有位文學家認為作家在進行創作時,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會有意進行“誤讀”,這樣就會產生一種創新的文學作品。從表演方面來看,陳麗君加入了自己對原著的理解,她的潛意識可能認為賈寶玉才是家族和時代的期望,這跟長子長孫有相似之處。
雖然陳麗君的理解跟原著不太一樣,她可能更想在藝術表演中賦予賈寶玉的某種情感寄托,帶給觀眾不一樣的審美體驗。我們可以從側面來理解,她的“誤讀”就是在原著的基礎上,為藝術表演進行大膽創新。
筆者認為《我的大觀園》應該加入一些“誤讀”創新元素,這樣反而更能引起大家對經典文化作品的重視,因為演員的“誤讀”讓我們重新去拜讀一下名著,反而能夠加深我們對經典的理解,這也是一種新時代的學習方式。
本文小結
陳麗君是我國非常著名的越劇演員,2025年蛇年春晚表演了《借傘》節目被大家熟知,又參加了2025年央視的春節戲曲晚會,表演了《我的大觀園》這個創意節目。她也是2024年《中國婦女》有影響力的時代人物,前幾天剛獲得我國青年五四獎章。陳麗君作為年輕演員的一股清流,身上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對于南大教授苗懷明的質疑,筆者也不做過多評價,每個人站在的角度不同,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有人支持苗懷明教授,也有人支持陳麗君,眾說紛紜。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