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北京湖廣會館宣南書館高朋滿座,一場以傳統評書藝術為主題的文化盛宴舉行。由連麗如、賈建國著,賈琳整理,連派評書唯一的現場教學及錄像傳承成果——《連派評書藝術》一書正式發布。
著名評書藝術家連麗如將自己六十余年的藝術心得匯聚成新書《連派評書藝術》。作為國家級非遺“北京評書”的代表性傳承人,現年83歲的連麗如仍每周堅持登臺說書。面對評書書館減少、后繼乏人的困境,她感到責任重大。為培養評書新人,2023年連麗如舉辦了一系列評書課,現場說書授藝并全程錄像,講課內容整理后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新書系統梳理總結了連派評書藝術的精華,堪稱評書藝術傳承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商務印書館黨委書記顧青稱,“莫把金針度與人”原是舊時藝人的戒律,但連麗如為了傳承連派評書,把獨門絕技和壓箱底的心得都在書里和盤托出,這份精神令人感動。
連麗如在主旨發言中講述了新書背后的故事和連派評書藝術的傳承理念。她回顧了新書的孕育過程:近幾年她在北京園博園開辦評書講習班,親授三十多位學生,并將寶貴經驗整理成冊。闡釋“連派”藝術淵源時,連麗如講述了父親連闊如借鑒京劇精華、將“唱念做打”以及生旦凈丑等京劇表演技巧融入評書創作的歷程。
連麗如指出,京劇與評書在連派體系中實現了完美結合,這正是連派評書的精氣神所在。當被問及連派評書精髓時,她答道:“連派評書的精氣神在于我們對人物的深入理解,并借鑒京劇的表演藝術,把兩者結合在一起。”這種跨門類的融會貫通讓連派評書獨樹一幟。
八十高齡的著名書法家米南陽先生回憶自己兒時聽連闊如先生評書的難忘經歷時說,連闊如的藝術給自己的書法創作提供了啟發和靈感。米南陽由衷敬佩連麗如多年來為評書事業所下的“苦功夫”。在新書首發分享會現場,米老還特意獻上親筆題寫的八字贈言——“行云流水,氣定神閑”,高度評價連麗如說書藝術達到行云流水、沉穩自如的境界。
表演藝術家楊立新以“寧給一錠金,不傳一段活”的曲藝行話形象地道出連麗如出版此書的無私奉獻精神。他高度評價《連派評書藝術》一書公開了許多曲藝界秘不外傳的技藝精華,認為其堪稱曲藝工作者的寶典。楊立新表示評書藝術博大精深,尤其是一人分飾眾角的表演功底令他這個長期活躍于舞臺上的專業演員深感欽佩。
譚立曾回憶了祖父譚富英與連闊如先生之間感人的藝術友情。當年譚富英為聽連闊如的評書,不惜犧牲休息時間趕赴書場,甚至專程登門“補課”。譚立曾指出,京劇與評書藝術本是互相借鑒、相得益彰的,而此次新書的出版,為曲藝界和戲曲界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范本和理論依據。
北京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李菁代表連派弟子發言,稱《連派評書藝術》不僅是曲藝界的重要教材,對廣大讀者來說也是一本生動有趣的佳作。他表示弟子們將繼續努力傳承和發揚連派評書藝術。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恩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