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領域黨建工作座談會提出,要準確把握加強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的任務要求,厘清“新”在哪里、“難”在哪里、“落”在哪里,引導促進新興領域各類組織健康發展,引導促進新興領域各類群體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主體,也是基層黨建的重要陣地。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的“落”,不僅要實現新興領域黨組織的有序運轉,還要體現市場經濟活力的穩步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躍遷升級,更要彰顯廣大市場主體和各類群體的有效凝聚。
把“最活躍地帶”打造為“最堅強陣地”
要全面推進黨的組織體系在新興領域全覆蓋,持續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推動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整體躍升。通過嚴格落實“應建盡建”要求、調整優化和清理撤銷“空殼”黨組織、以黨群共建助推黨的工作覆蓋、持續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等具體措施,完善新興領域黨建工作基礎數據庫。
在工作對象上,把黨的組織覆蓋到所有市場主體和各類人群,重點是“小個專”、新就業群體等。在路徑上,不僅依靠選派黨建指導員等個體力量,更應以黨的組織體系的完整性、完善性實現對社會面的全面覆蓋,以黨組織的有效運轉帶動整個社會的有效運行。在功效上,除了過去的“找黨員、建組織和管隊伍”等工作,還要關心關愛、聯系服務、引領凝聚所有市場主體和各類人群,實現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持續加強。
要創新探索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統籌協調機制,通過重點任務統籌、聯席會議調度、黨建工作考核、直接聯系包抓、專家智庫建設等措施,構建一體謀劃、歸口指導、上下聯動、同向發力的黨建工作格局。探索建立新興領域聯席會議制度,推動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破題攻堅、擴面提質,為各地各行業領域量身打造“施工表”。
比如,針對不同行業特點,健全完善行業黨建工作體制,壓緊壓實工作責任;貫通組織體系,道路運輸、直播電商、快遞外賣等行業積極向下延伸行業黨組織鏈條,結合工作實際,有序推進省、市、縣(區)三級行業黨組織有形有效覆蓋;強化縱向指導,加強對行業黨委的工作指導,一體謀劃部署,定期督導檢查,抓好考核評價;抓好橫向協同,充分統籌整合各行業管理部門職能,細化部門職責任務,完善職責任務清單,健全行業黨委議事協調機制,推進重點難點問題有效解決;完善工作管理體制,構建黨建工作機構牽頭抓總、行業管理部門協同配合、登記管理機關同步推進的黨建工作管理體制,沿著行業監管和業務管理鏈條落實黨建工作任務;堅持數字賦能,注重運用互聯網新技術破解新問題,推動線上線下協同發力,有效實現行業政策在線推送、流動黨員管理、服務陣地導航直達、問題反映一鍵直報、涉企服務線上申報、志愿服務積分管理等,助力實現黨員精準化管理、行業發展動態研判、基層治理效能提升。
把“為居民服務的身邊陣地”升級為“更多群體的溫暖港灣”
抓好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要立足把群眾身邊的黨群服務中心等陣地打造成為更多群體服務的“溫暖港灣”,筑牢陣地與服務對象之間的橋梁,積極主動對接,讓新興領域各類群體找到身邊的陣地、享有身邊的服務,為黨組織全覆蓋工作的開展搭建平臺、整合資源、暢通渠道。
通過調研、座談、發放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新就業群體的所思所想,建立新就業群體訴求表達回應機制。聚焦“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充電難、如廁難”等實際問題,做好暖“新”驛站建設,整合各類資源,完善設施功能,以快速應答、全力落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把資源供給和對接需求聯系起來,通過統籌黨建服務陣地各類資源和項目,緊貼新興領域各類群體相關需求,“加工”形成更符合他們特點、拿來就能用的“中央廚房菜單”。
通過黨建引領構建起堅實有力的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全周期關愛保障機制。通過全心全意為新興領域各類群體做好服務,不斷為他們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把群體中的黨員動員起來,把有意愿向黨組織靠攏的業務骨干吸納進來,通過服務、凝聚、動員和吸納,讓新就業群體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把“黨建與業務融合的同頻共振”匯聚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向發力”
通過探索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方式方法,破解黨建與生產經營“兩張皮”問題。深化區域化黨建,并將其融入基層治理、民生改善、經濟發展中,推動社區黨建、樓宇黨建、園區黨建、駐區單位黨建等各領域黨建力量和資源不斷融合,構建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互聯互補互動格局,形成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的強大集聚效應。
始終堅持業務發展到哪里,黨建融合到哪里;黨建融合到哪里,業務就強到哪里。通過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黨員紅旗手等舉措,全力推進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引導新興領域各類群體走進網格,讓他們成為社區民情收集員、移動網格員,實現從“服務對象”到“治理角色”的轉變。
緊扣新興領域各類群體發展實際,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相統一,堅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突出重點群體、找準線下節點,條塊聯動、分類施策,推動黨建工作及時融入、發揮作用,引導促進新興領域各類組織健康發展。
(作者系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基層黨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來源:《中國社會工作報》2月7日3版
編輯:杜雪
校稿:王邇敏
陜西社會組織
電話:029-8520262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