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街區黨支部書記,我致力于在與商戶的高頻交互中,圍繞商戶感受度持續優化服務,為商戶提供更加精準、貼心的支持。”北站街道福寧街區黨支部書記龐燕青說。
自上海發布優化營商環境8.0版方案后,龐燕青就把街區的工作重心聚焦在提升企業感受上,與團隊一同,做強營商基層基礎,打通福寧街區營商環境的“最后一公里”。
在走訪過程中,一家商戶負責人向龐燕青反映,他們想要更換店招店牌,但不清楚相關要求和流程,無頭蒼蠅似的跑了幾個地方都不對,想請龐燕青幫忙問問。
龐燕青在了解商戶需求后,及時聯系了街道社管辦工作人員一對一指導。商戶負責人對著龐燕青豎起大拇指:“原來街區書記不是來給我們添麻煩的,真的是為解決我們需求而來。”
在福寧街區,
類似的故事不少。
福寧街區共有210多家沿街商鋪,福寧街區黨支部針對片區商鋪數量多、行業種類雜、人員分布散的特點,為不同商鋪鏈接服務資源,幫助解決商鋪經營實際問題,日復一日的陪伴,是福寧街區黨支部書記最堅定的守候。
讓街區充滿歸屬感
福寧街區黨支部用掃碼的形式助力快遞員迅速完成新就業群體報到,并向他們宣傳“騎守”聯盟服務,還詳細介紹了街道公益服務項目,如社區食堂推出的“9.9元吃飽、12.9元吃好”的暖心套餐。
龐燕青在與快遞員們的交流中,還特別叮囑道:“在街區送外賣、快遞時,如果遇到需要幫助的獨居老人、企業白領,可以告訴我或者黨支部黨員,大家一起把街區打造得更溫馨,更有歸屬感。”這一雙向奔赴,讓新就業群體感受到來自街區的溫暖同時跑出街區治理新活力。
讓服務觸手可及
福寧街區黨支部積極整合街區資源,構建起“問題上報—網格對接—解決反饋—跟蹤回訪”的閉環機制。龐燕青將街區治理與黨支部建設深度融合,通過“三會一課”“一個支部一件實事”等帶動黨支部黨員參與日常服務。
福寧街區黨支部還加強與第一綜合網格城運中心、綜合行政執法隊、社管辦等工作力量的聯動,為商戶和新興領域群體提供高效、便捷的支持。從進門難到商戶敞開心扉,如今,龐燕青成了街區商戶們信賴的“貼心人”。
小支點撬動大能量
經過不懈努力,龐燕青逐漸走進街區黨員和群眾的心里,和各個商鋪、各個新就業群體打成一片。街區工作對龐燕青而言也變得越來越輕松、越來越得心應手。
他還總結出“三度”街區工作方法:
細節彰顯“溫度”。從小事入手,打開商戶的心門;
服務凸顯“亮度”。用真誠服務,贏得商戶的信任;
網格激活“深度”。以網格為核心,推動街區提檔升級。
未來,龐燕青將繼續帶領福寧街區黨支部堅持問需于“新”、問計于“新”,以黨建為橋梁紐帶,實現治理力量和資源更好地整合和融合,持續優化街區營商環境,提升商戶幸福度。
自新興領域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工作開展以來,從臨街黨群服務陣地,再到充滿煙火氣的小店、繁忙的快遞站、亮著萬家燈火的人才公寓驛站……一批批黨員骨干給靜安街區注入了新的活力,為基層治理帶來新的視角和方法。但是,變化之中的不變是進百家門、暖百家心,這是新時代“街巷總理”們所執守的不二法寶。
“我在街區當書記”專欄由此推出,帶大家感受街區黨組織書記們在繪就新興領域黨建“同心圓”、樸實向下扎根的工作作風的同時,奮力一躍成為基層治理“中堅力量”的心路歷程和成長感悟。
編輯:路景斕
來源:區委組織部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