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南聯盟的夜空被炸彈撕裂,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廢墟燃起熊熊烈焰。
三名中國記者當場犧牲,數十人受傷。那一刻,中國舉國憤怒。
美國的解釋是“誤炸”,可誰都明白,這種“誤炸”不過是超級大國的慣用伎倆。
面對挑釁,中國沒有像某些國家那樣立刻開戰,而是選擇了另一條路——一條更難走,卻更有未來的路。
國際政治的本質從來沒有改變,拳頭硬才有話語權。
百年前,西方列強炮火開道,撕碎了中國的尊嚴。那時候,我們再憤怒,也無力反擊。因為實力不夠,反抗就是送死。
但世界不是靜止的,落后并非沒有翻身的機會,關鍵在于有沒有決心和耐心。
1999年的中國,正在摸索自己的道路。改革開放剛剛取得成效,經濟騰飛才露出苗頭。面對美國的轟炸,我們憤怒,但更清楚:一時沖動,可能讓所有的努力付之一炬。
從新中國成立那天起,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一直對我們不放心。
他們先是封鎖我們,讓中國在貧困中掙扎。后來,看中國開始追趕,又試圖用“接觸政策”影響我們的發展方向。可當他們發現,中國走出了自己的路,而且走得越來越穩時,焦慮就變成了遏制。
1999年,正是美國的“單極時刻”,他們在全球橫行霸道。看到中國經濟發展勢頭猛,他們坐不住了。轟炸大使館,不只是“誤炸”,而是一次赤裸裸的警告——別想太快崛起!
可是,中國的選擇,讓美國始料未及。
面對大國欺壓,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立刻反擊,一種是隱忍蓄勢。
1999年的中國,軍事實力遠遠落后美國。那時候,美軍的航母戰斗群環繞全球,高科技武器領先一代,衛星偵察和精確打擊能力無人能敵。如果中國當時選擇對抗,結果只會是自損八百,甚至讓發展進程倒退幾十年。
忍耐,不是懦弱,而是智慧。
這不是妥協,而是一場更大的布局。中國要發展,要崛起,就不能被眼前的怒火沖昏頭腦。
美國那一炸,炸出了中國軍 隊加速現代化的決心。
1999年,我們還沒有完整的預警衛星體系,沒有全球作戰能力,甚至連精確制導武器都剛剛起步??墒墙裉?,中國已經站在了世界軍事的前列。
高 超音 速導彈?有了!
航母編隊?有了!
隱形戰斗機?有了!
衛星導航系統?有了!
全球反介入作戰能力?有了!
如果今天再發生類似的挑釁,中國的反應絕不會像當年那樣克制。因為,我們已經有了說“不”的實力。
美國曾經以為,中國不敢反擊是因為膽怯。
但現在,他們終于明白,中國當年選擇忍耐,是因為那時的我們還不夠強大。
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1999年的中國。今天的解放軍,已經不是1999年的解放軍。如果美國再敢挑釁,迎接他們的,將不再是憤怒的抗議,而是讓他們刻骨銘心的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