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揭牌的這個科技創新中心,終于要來了!
(2022年11月27日,該實驗室掛牌)
近日,南京鐘山國際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即生物育種鐘山實驗室基地規劃方案開始公示。
項目地點
該項目位于玄武區孝陵衛街道,東至規劃柳營路,西至柳營西路,南至省農科院現狀建成區,北至中山門大街及現狀建筑。
地塊西側有規劃地鐵S6號線西延線。
方案介紹
用地面積約3.33萬平方米,地塊規劃用地性質為B29a科研設計用地,容積率≤1.8,建筑密度≤45%,綠地率≥25%,建筑高度≤24m。
擬建總建筑面積約8.31萬平方米,其中:地上五層,建筑面積約5.99萬平方米,主要功能為科研設計;
地下一層,建筑面積約2.32萬平方米,主要功能為配建停車場、設備用房、人防設施、生活服務設施等。
紫金山實驗室被江寧用了,鐘山實驗室可不能再跑了!
關于鐘山國際農業科技創新中心
陣容超豪華:由江蘇省科技廳牽頭,南京市科學技術局和玄武區人民政府聯合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南京農業大學及揚州大學共同組建。
首任主任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他曾任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是著名水稻分子遺傳與育種專家。
研究方向很超前:實驗室將圍繞重要種質資源/優異基因挖掘、新型關鍵育種技術研發、突破性新品種選育三大方向,集聚國內外優勢科研力量,瞄準學科前沿,開展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應用基礎研究、生物學創新性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創新和發展分子設計育種的新理論和新方法,解決新品種培育中的關鍵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點,以期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作物種質創新平臺、生物育種人才培養基地、國際合作交流與科學知識傳播中心等。
戰略意義重大:建設生物育種鐘山實驗室是江蘇省為響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引領江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該實驗室屬于事業單位性質。
未來:南京研究領域偏基礎,所以很難爆紅
被稱為“農業芯片”的種子研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想要爆紅難度很大。所謂“六小龍”在引領潮流中走紅,或許也會夾雜著一些躁動。
長期研究需要耐心,民間資本需要效率。二者注定不能兼得,卻應該相輔相成。
基礎和前沿都要有:基礎打得牢,走路穩;前沿技術強,走得快。在競爭更加激烈甚至要“拼刺刀”的大國博弈中,缺了誰都不行!
以上綜合整理自公開信息、資料,觀點部分僅代表個人。有不同意見的,可以評論區分享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