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浙江經濟的最大特色、重大資源和巨大優勢。當前,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第一代浙商企業家,大多年歲已高,迎來了一波新老交替、企業交接的高潮。這一過程將寄托著機遇和希望,也充滿著風險和挑戰。
成立于2023年6月的浙商研究中心,將首個研究課題聚焦在“浙商代際傳承”這一事關民營企業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的大事。課題組在完成調研報告的同時,遴選了首批20家代表性企業,編著和出版《浙商創業之路和傳承之道》一書。
中國的民營企業有哪些特殊性?適合我們的傳承模式到底是什么?從現在起,“浙商風采”開設“代際傳承篇”欄目,通過對該書內容的精編,介紹這些典型企業白手起家、生生不息的創業創新故事,為廣大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傳承交班的參考。敬請關注。
《浙商創業之路和傳承之道》
作者:浙商研究中心
出版社:紅旗出版社
不同于傳統講述浙商成功故事的書籍,本書兼顧“創業”和“傳承”兩方面,精選了20位浙商代表人物及其傳承人,以紀實性的筆觸,通過大量第一手資料,不僅展現浙商代表們篳路藍縷的創業之路,并深入挖掘他們培養接班人的傳承之道。本書出版的意義和價值在于直面浙商企業交班的機遇希望和風險挑戰,回答了浙商代際傳承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是一部服務浙商、特色鮮明又值得深讀的好書,一部指導浙商謀篇布局傳承接力的參考書。
中南集團已經歷40年的發展,未來會怎么樣?做百年“中南”是吳建榮的夢想,更是年輕一代人的夢想。
2024年4月22日,在新生代杭商“青藍接力薪火傳承營”領航活動中,中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吳建榮與兒子中南集團總裁吳偉首次同臺。
“相向而行,雙向奔赴”,是中南集團兩代人的傳承之路。
中南集團未來的接班人規劃,早在吳建榮的安排之中。“思成薈”開學,他特意去講授第一堂傳承課
吳建榮用8個字表達他對新一代管理層的期許:自強不息、開創未來。這幾年,吳建榮工作的熱情未減,但又多了一份交班前的責任。他反復告誡子女,不要覺得中南集團有了一定的規模和實力,便可以放松了。當上企業掌門人,永遠要不斷地學習經營管理之道,不斷創新研究。既要關心當下的發展經營,又要研判未來的發展方向。打造百年企業,不是一個口號,也不是想想就能實現的。
對于中南集團未來的接班人規劃,很早就在他的安排之中,其中他親自關注、親自參與策劃并親自擔任校長的“思成薈”,旨在培養整體接班人,充分體現了他對中南集團未來人才的戰略企圖。吳建榮說:“過去我自己走過的那些路,他們肯定是走不通的,只有在現在的基礎上走新路。”
“思成薈”開學的第一堂課,吳建榮親自講授。他非常愿意把他這么多年的工作經驗、集團創業史分享給年輕的學員,把他的經驗財富傳遞給下一代。“思成薈”開辦以來,幾十名年輕學員參加了培訓。他們在這里獲得了成長。
吳建榮的事業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他為年輕一代規劃了集團的發展板塊,工程建設的主業由兒子吳偉承接,新興的文化創意板塊則交到女兒吳佳手里。“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中南集團會因為這些優秀的年輕人而開啟更加燦爛的未來。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吳建榮等前輩開創的事業將由他們承接,中南集團未來的故事將由他們續寫。
總部大樓
吳偉加入集團之初時,父親跟他約定:通過“學習期、磨合期、過渡期”這3個階段,用10—15年時間完成交接班
吳偉的傳承之路,經歷了學習期、磨合期、過渡期。剛進入公司時,他邊看邊學,逐漸適應企業的節奏和文化;當對公司情況有所了解后,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甚至與父親發生沖突并進入磨合期;等到磨合期結束,碰到問題時,他心中已經有了把握,能夠平穩處理,才正式進入過渡階段。
回顧孩提時代對父親的印象,吳偉記憶最深的是小時候父親離家出門時留下的背影。在吳偉的印象中,父親其實就是一個工作狂,“五加二”、“白加黑”,大部分精力都投在工作當中。高中畢業后,吳偉到美國讀商科。很快,他感覺學校教授的內容缺少高層管理視角,于是轉學數學專業。本來,他已經打算研究生時繼續學習金融專業,但在2013年5 月,他正在讀大四最后一學期,忽然接到父親的越洋電話。
“父親每年第一個季度都會做體檢。他有個習慣,每年做完體檢,跟誰講話都特別溫柔。”吳偉笑了,“他給我打電話,態度特別好,問我要不還是早點回來。”2015年7月,吳偉正式擔任中南集團副總裁。
“剛回國時,父親跟我談了一次,約定通過這3個階段,經過10年到15年的時間完成交班,我們兩代人對交接班的挑戰是有預期的。”吳偉說。
在學習期,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父親的魄力。不管是企業內部還是跟合作伙伴之間的“疑難雜癥”,一些在別人看來很復雜、充滿顧慮的問題,父親總能三言兩語表明態度,果斷解決。
吳建榮 吳偉父子
吳建榮對傳承的觀點非常直接,他認為,遲早都要放手,放得遲不如放得早。“放手早,讓年輕人有積極性,我們老一輩人看著就行了。給他們試錯的空間,錯了還有機會調整。”可在吳偉看來,父親還是將交接班過程加速了。
進入公司后,吳偉先著手進行信息化系統建設。那時候,公司各個部門都沒有開展信息化建設,所謂信息部門,更多時候僅僅只有修電腦的職能。從OA系統、財務系統一項項入手,吳偉領軍建立了整個集團的信息化系統。
實際上,這項工作對于初出茅廬的他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從親力親為到發揮專業團隊的合力,集團的信息化系統建成了,他的管理經驗也豐富了。
當進入所謂磨合期時,吳偉漸漸與父親出現了觀念分歧,達成共識變得困難,兩代人難免經歷互相“潑冷水”的時候。但成長也是顯而易見的。
從2019年起,吳建榮基本上不再參與企業日常決策,這對吳偉來說,既是壓力也是動力:“以前再怎么難的事情,總覺得還有最后一道保險,不管作什么決策身后都有父親把關,現在決策的責任壓到自己肩膀上后,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吳佳看來,父親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有句話叫“質疑他,理解他,成為他”,似乎能恰當地詮釋她與父輩的關系
對吳建榮的女兒、中南卡通董事長吳佳來說,繼承父輩的事業同樣順其自然。她是家中長女,成長幾乎與吳建榮的創業過程同步。現在,她的童年記憶已經模糊,但小時候父親經常陪伴她,自然耳濡目染父輩的經商理念。
2007年大學畢業后,她回國進入中南集團擔任總裁秘書,印象最深的是隨叫隨到,不分周末還是上下班,經常一個電話就被叫回去開會。在日常接觸中,她初步體驗到父親超強的工作強度和務實細致的作風。
熟悉企業架構后,吳佳于2008年擔任中南卡通副總,從動漫內容制作到后端產業鏈鏈接,一手把控。2009年,《樂比悠悠》橫空出世,現在已經成為中南卡通的明星產品,吳佳在其中投入了很多心血。
她還記得團隊策劃研發出《樂比悠悠》動漫時,拿著片花走進海外市場,在不同文化、工藝中碰撞,一次次修改,直到他們的產品一拿出去,現場就能簽訂合同,這在當時的同行中是非常難得的。守業的同時,吳佳也在創業。中南卡通原本主要深耕動畫領域,她卻從中看到了衍生品、真人游戲的新機會,動畫產業順勢而上。吳佳的職場生涯同樣實現順勢而上。
中南卡通
在新老交替階段,年輕人的理念與上一輩發生碰撞極為常見。“最開始不理解父親對人的認知,還有他教育引導我用人的方式方法。”年輕的吳佳果斷干練,賞罰分明,主導過幾輪改制后,她對于用人之道又有了新的感悟。
“我跟父親的性格很像,比較直接,想什么就說什么。”在吳佳看來,父親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有句話叫“質疑他,理解他,成為他”,似乎能恰當地詮釋吳佳與父輩的關系。對吳佳來說,早已經度過了要通過“抗爭”來“證明自己”的時期,她更在意如何將事情做好,如何配合弟弟,高質量實現集團的愿景。
面對未來長遠的發展,管理層一直思考的是,中南集團究竟要做百強企業還是百年企業。“百強”只代表今天,“百年”代表的是未來。
如今,接力棒從創始人吳建榮傳遞到了吳偉、吳佳手中。中南集團主業布局未來產業,加大了研發投入。在轉型上瞄準新材料、新技術。在市場戰略上走向國際化,開啟了自強不息、開創未來的新歷程。
編輯|沈立紅 監制|王曉宇
感謝您的閱讀,讓我們彼此看見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