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記者 楊洋
在生活的舞臺上,視力就像一束光,照亮我們前行的路。然而,對于40多歲的王老師來說,1700+的近視度數,如同厚重的陰霾,遮蔽了他眼中的世界。
眼部條件復雜:病理性近視+視網膜劈裂癥
王老師的視力問題由來已久。21年來,他一直被雙眼視物不清所困擾。近15年,他的近視度數雖未明顯上升,但視物不清的癥狀卻在緩慢加重。然而,真正讓他的生活陷入困境的,是左眼視力的突然下降。
2024年8月,王老師發現左眼視力急劇下降,這讓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于是,他前往當地醫院及鄭州某大型三甲綜合醫院檢查,結果令人揪心——雙眼視網膜劈裂,左眼尤為嚴重。醫生建議他進行后鞏膜加固手術治療。面對這樣的診斷,王老師感到無助和焦慮,但內心深處對光明的渴望卻從未熄滅。
為了尋求更專業的診療,他又來到河南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高度近視綜合治療門診。經過全面嚴謹的檢查,王老師雙眼裸眼視力僅為0.04,近視度數1725度!結合眼底檢查情況,他被診斷為雙眼病理性近視、雙眼視網膜劈裂癥。
個性化手術方案:后鞏膜加固術+ICL晶體植入
“游院長,我的度數近15年都沒有明顯的上升了,但是看東西卻越來越模糊,這是怎么回事啊?”這個問題困惑了王老師很多年。
“醫學上,少數高度近視患者的近視呈階段性或持續性進行性發展,這被稱為進行性或病理性近視。這類近視與普通近視不同,它不僅僅是視力的簡單下降,還伴隨著一系列眼部結構和功能的改變。眼球會隨著時間不斷變長,導致眼軸過度增長,進而引發一系列眼底病變,像視網膜劈裂、黃斑病變等,嚴重威脅視力健康。”游昌濤院長心地耐解釋道。
像王老師這樣的超高度近視還有辦法解決嗎?
接診的游昌濤院長和徐玲玲醫生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精湛的醫術,他們深知王老師眼部條件的復雜性,高度近視伴隨眼軸增長和眼底病變,常規的近視矯正手段難以滿足需求。經過詳細的眼部檢查,包括眼底照相、OCT、Pentacam、角膜內皮鏡、UBM等全方位評估后,游院長組織了眼科專家團隊進行會診,最終為王老師制定了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后鞏膜加固術聯合ICL晶體植入術。
視界,感恩開啟:患者的真誠致謝
入院后,王老師積極配合醫生完善各項檢查,明確診斷并排除手術禁忌證。2024年8月,他先后接受了左眼和右眼的后鞏膜加固術。2025年1月,他又接受了雙眼ICL晶體植入術,手術時間雖短,但意義非凡。
根據王老師的眼部情況,術前,游院長預測他的最佳矯正視力為右眼0.6,左眼0.3。術后第一天復查,王老師的右眼視力已經提升至0.8+,左眼0.4,術后一周雙眼視力依然維持。
如今,王老師已經完全適應了新的視力狀態,生活質量得到極大改善。他激動地說:“真的沒想到還能重新擁有清的世界,感謝游院長,感謝河南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的醫療團隊!”復查之際,王老師帶來了一面錦旗以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王老師的近視手術之旅,是一場與視力問題頑強抗爭的旅程。從最初被確診為病理性近視,到面對復雜的眼底病變,再到接受一系列手術治療,最終重獲清晰視界,這不僅是醫學的勝利,更是他對生活不放棄的信念的體現。它也讓我們看到,即使面對看似難以克服的視力障礙,只要積極治療,就有可能迎來光明的未來。
而后鞏膜加固術聯合ICL晶體植入術,這兩種技術的強強聯合,也為像王老師這樣眼部條件復雜的高度近視患者帶來了希望。它們不僅解決了當前的視力矯正問題,更從長遠角度控制了近視發展,保護了眼底健康。相信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會有更多患者能通過這些先進的治療手段重獲清晰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