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男人的背叛,你該怎么辦?#
背叛本身就是對婚姻的巨大打擊,然而很多人遭遇的還不是一次背叛,而是反復多次的持續性傷害。
最近,就有人深受其擾,不知道如何面對這種情況:
“有時候他表現得很愛很愛我,有時候又感覺他不愛,如果愛一個人是不是就可以控制欲望,拒絕誘惑?我就是隱瞞了離婚的事,可后來還是告訴他了,為什么換來一次又一次的出軌對待?而且也原諒過他,可是這一次出軌已經是第五次了,我現在懷著孩子的,我該怎么辦?分開又舍不得孩子,我一個人又養不活孩子,而且前一周檢查孩子發育不太好,有點小,我該怎么辦?男人背叛很多次還值得原諒嗎?”
如果一味地蒙蔽自己、轉移人生的責任,那么不論做哪種選擇都不會得來值得的結果。
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背叛,從你的經歷來看,對方因為你隱瞞離婚史而反復出軌實際上是一種由你們雙方之間的信任危機所引發的報復性行為。也許在你的視角中,自己雖然有錯在先,可是這件事情的性質遠不能和背叛這種行為相提并論,并且即便如此,自己也選擇原諒對方了,那么這件事就應該一報還一報的徹底扯平了,怎么對方卻依舊不肯放過自己呢?
既然問題的核心在于信任危機的爆發,那么對方的反復背叛恰好說明了你們關系中的這種危機并沒有得到解除,在對方的視角中,欺騙離婚史并不是一件可以被輕易揭過的事情,所以他才會用一次又一次的出軌來報復你,所以當你困擾于該不該原諒對方的反復背叛時,你真正面臨的問題實際上是——你們之間的信任危機到底還有沒有回轉的余地?
如果這種信任危機有回轉的余地,你就需要針對彼此之間被破壞的信任關系進行修復和重建;如果沒有回旋的余地,那么你就應該放棄改造伴侶的幻想,學會自我負責。
無論如何,你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沉湎于受害者的處境是無法讓你獲得幸福的,你的根本問題或許就在于你一直在逃避問題,不愿意承擔起屬于自己的責任,不管是刻意隱瞞離婚史,想要在伴侶面前塑造一個完美形象,還是在發現伴侶背叛后不停地原諒對方,把自己的生活全部依附到對方身上,乃至于離開了對方你連最基本的生存都無法保證,這一切的一切實際上都是在提醒你,不去自我負責的話,你生活中的選擇權就會被壓縮得越來越少,甚至這些你曾經以為可以逃避的東西,未來某一天也會像回旋鏢一樣重新擊中你。
所以解決問題的核心并不是一味地寄希望于用自己的原諒來感化對方,而是去習得自我負責的能力,用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開拓出一條值得選擇的道路。說到這兒,你可能就要問了,既然自我負責很重要,那么這種能力究竟該如何獲得呢?對你來說,第一步其實就是去搞清楚那些一直以來阻礙你去自我負責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只有先把前方的障礙掃清了,你才能夠擁有面對現實的勇氣。
一個把自己的人生全部寄托在伴侶身上而不愿意去自我負責的人,究竟在逃避些什么呢?就我的咨詢經驗來看,大致可以總結為這兩種類型:
01
逃避自我負責的痛苦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的困境看似是他人造成的,實則是自己選擇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人其實是非常害怕自我負責的動物,因為自我負責面臨的不僅僅是未知的恐懼,還有艱辛的勞動,身后空無一人的孤寂等等,所以雖然我們每個人都在說著獨立、愛自己,但在心理上卻依舊希望有一個人能夠無限度的寵著自己,讓自己可以不用付出任何東西就能心安理得的享受愛和幸福,獲得一種堅實的安全感和價值感,而實現這種目標的直接途徑就是邁入一段關系。
為什么很多人對伴侶的依戀程度那么深?深到可以容忍對方反復突破自己的底線,不斷地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原因就在于,對這些人來說,承受被背叛的傷害遠比面對自我負責的恐懼要容易得多,畢竟被傷害還能把原因歸結為伴侶,而自我負責面臨的打擊可能是對自己失能的無力,是被整個世界拋棄的絕望感,再次,承受傷害是一件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而只需要忍受就可以做到的事情,而自我負責卻要求你去主動的為環境施加影響,突破自己的舒適區甚至是克服內心最深的恐懼。
所以在這種困境里,很多人看似是受害者,實則也是加害者,這種無法動彈的困境不僅是背叛本身帶來的,還是很多人逃避人生責任,為了尋求幸福捷徑甘愿躲進去的。
而現實是,當一個人越把自己的人生和他人的選擇高度捆綁時,她自己的自由度就會被無限拉低,當她越逃避自我負責,走入的往往不是幸福的捷徑,而是被他人主宰命運的深淵。
當你的人生完全依賴于關系的可持續性時,你的努力方向則全部需要圍繞對方而展開,比如如何保證對方的忠誠、如何保持伴侶對你和家庭的愛、如何最大化的滿足對方的期待來使得他愿意持續的供養你,而這一切的行為對你自己本身是沒有任何提升的,對另一方而言,還是一種不斷拉低自我價值,讓婚姻關系喪失平等性的行為。
所以到最后,一旦對方不想要再為你提供價值了,你苦心搭建起來的幸福生活就會在頃刻間轟然倒塌,而你由于長時間的把精力花費在討好伴侶這種缺失自我成長性的事情上,你自己人生的選擇也會越來越收縮,到最后除了在已經破滅的關系里繼續做著無用的努力之外就別無它法了,這就是逃避自我負責最直接的結果。
02
逃避情感關系破裂的事實
很多人之所以還對原諒抱有希望,無非是不愿意接受伴侶不愛自己或者自己選錯了人的現實,對于很多人來說,這種現實是難以承受的,是會摧毀她們在一段關系里構建起來的安全感的。
為什么一提到情感問題,往往都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很多時候并不是當局者看不清楚真實情況,而是她們不愿意看得太清,對于旁觀者而言,看清楚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對于親歷者而言,看清楚這一行為本身就意味著巨大的失望和傷害。
想象一個和你朝夕相處的人突然展露出了人性的惡劣面,想象一個曾經對你關懷之至的人現在對你冷眼相加,這其實是很多已經和伴侶建立了深度依戀關系的人無法承受的東西,有時候原諒不僅在于給背叛者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還在于給自己營造一個又一個的希望,這種希望是對方依舊還愛我,是我們的情感關系還能繼續下去,是對方還是曾經那個我最熟悉的人。
自我蒙蔽的核心訴求是為了避免傷害,避免那個支撐著自己生活下去的核心信念受到損害,但很多時候,這種方式只會加劇痛苦而非減緩傷害,只會拉長痛苦的周期,而不會讓你更快的走出來。
原諒了對方就能保護自己免受打擊嗎?現實已經告訴了你答案不是嗎?很多人沒有認識到的一個現實就是,人的認知在重構之間往往必定會經歷一個拆分的過程,而接受就是讓認知重新整合的關鍵,因為你一天不接受,舊的東西就一天不會被打破,就像一個守著錯誤答案的人,明明已經清楚地知道錯了,可就是不愿意把它擦掉,讓正確的東西覆蓋上來,這樣你的生活又如何會迎來好的轉變呢?
所以當你第一次嘗試原諒卻得到再次背叛的結局的時候就應該意識到,自我蒙蔽下去是沒有出頭之日的,唯有接受才能看清當下的局面,唯有接受才能厘清現實和想象之間的區別,也只有把你腦海中的那些不切實際的期望和幻想打破了,你才能真正的面對自己,去構建一個有著堅實地基的幸福生活。
在做咨詢的過程中,很多來訪者都會在原諒與否的這個問題上反復糾結,問我到底有沒有一個最正確的、最值得的答案,但我的回答始終如一,沒有一個通用的、適用于所有婚姻關系的正確模版,真正的答案和值得與否的衡量不是身處情感關系之外的其他任何人能夠給你的,而是需要你自己去判斷和衡量的。
很多人不是不知道最適合自己的、最值得的選擇,而是害怕去面對選擇背后的那些東西,于是只能一味地自我蒙蔽,通過向他人尋求意見來獲得安慰,但你自己心里其實非常清楚,即便得到了一百個回答,你內心最真實的恐懼也不會消散,而唯有直面才是最終解法。
不要期待于任何人來拯救你的生活,很多時候你以為的捷徑恰好才是造成困境的原因,學會直面恐懼,勇敢的自我負責,不論最終選擇是什么,你都能夠有足夠的底氣把它變成最佳選擇。
本文首發知乎平臺:陳曼、王筱、張妍
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