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暴富”的閃念,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過。這并沒有原罪。既然沒有思想罪,就更不該有閃念罪。
我坦白我有過這個念頭。比如去買張彩票,如果能夠中個大獎,一下子實現財務自由,那該多好啊!
但大家都知道,買彩票中大獎突然一夜“暴富”的概率極其微小。所以買彩票只能玩玩,須有不中獎、至少不中大獎的思想準備。
除此以外,還能有多少合法的、正當的途徑可以實現一夜“暴富”呢?所以“暴富”只能是偶爾的“閃念”狀態。
因此,若把“暴富”的期望一直放在心上,把“暴富”變成“常念”而不是“閃念”,無疑就是處于想入非非的幻覺狀態。
這,不能算是健康的、正常的精神狀態。甚至是容易引起他人警惕和防范的狀態。
這讓我想起一件印象深刻的往事。
當年銀行業務系統剛剛開始嘗試使用電腦處理。電腦系統上線前,先要內部測試。
在測試對私儲蓄業務系統時,有一位同事用自己的存折本,輸入存款1000000元,再輸入取款1000000元。
兩筆業務,測試結果,系統正確。大家在場,一存一取,也無任何后遺癥。那時工資還不足100元,這純粹帶有玩笑性質。
不料,許多日子后,這個測試情況被稽核部門發現。認為這雖然沒有嚴重后果,但做法值得認真重視。結果是那位同事被辭退。
丟了工作,是一件大事。所以我印象特別深刻。這看起來是一個“暴富”的“閃念”而已。
但在工作中開了這個玩笑,可能被領導認為是危險的“常念”了。作為銀行工作人員,就被領導警惕了。
“暴富”既然不宜成為“常念”,那么就不宜作為人際交往之間的祝福語,更不該用作街頭文化來張揚。
筆者發現南大街與延陵東路的拐角處,“暴富”被張揚得紅紅火火,這妥當嗎?
這是公共場所,面向公眾,包括年輕人,包括青少年,宣揚“暴富”,妥當嗎?
“暴富”與“勞動致富”完全不同,與“發財致富”、“恭喜發財”、“好運連連”也不等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