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認知里,肝功能正常就代表著肝臟很健康。
但是,現實中卻存在肝功能正常,卻被診斷出肝癌的情況,這背后的原因,往往是人們忽視了這3個關鍵指標。
首要關注的是甲胎蛋白水平。在臨床診斷中,若血清甲胎蛋白濃度達到或超過400微克/升,且在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及生殖腺胚胎源性腫瘤等因素后,醫生往往會高度警覺肝癌的可能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約有30%至40%的肝癌患者其甲胎蛋白水平并不升高,這意味著即使甲胎蛋白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患癌風險。因此,對于乙肝或丙肝感染者、長期酗酒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而言,定期進行甲胎蛋白檢測是及早發現肝癌的關鍵。
其次,異常凝血酶原作為另一項重要指標,其在肝癌診斷中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特別是對于甲胎蛋白陰性的肝癌患者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補充診斷手段。聯合檢測甲胎蛋白與異常凝血酶原,能夠顯著提升肝癌的早期診斷率。需要注意的是,血清異常凝血酶原的參考值可能因檢測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一般而言,若其濃度超過40mAU/ml,并結合臨床癥狀及其他檢查結果,將對肝癌的診斷產生重大意義。
最后,肝臟彩超作為常用的肝癌篩查方法,以其操作簡便、無創且價格低廉的特點而廣受青睞。它能夠清晰地顯示出肝臟的形態、大小及內部結構,對發現肝臟占位性病變具有極高的敏感度。一旦超聲檢查發現異常,或個體屬于肝癌高危人群,通常需進一步進行增強CT或核磁共振檢查以明確診斷。
綜上所述,為了全面守護肝臟健康,我們不應僅僅依賴于肝功能指標的檢測,而應更加重視甲胎蛋白、異常凝血酶原以及肝臟彩超這三項關鍵指標的定期監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