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在網上問: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怎么變淡的?”
一個高贊的回答是這樣說的:
“一個不問,一個不說,一個不追,一個不等。
成年人結束一段關系,只會安靜地離開,悄無聲息地疏離,為各自保留最后一點體面。”
很多關系,都是在沉默中走向了終點。
一個人最體面的退場方式,或許就是悄無聲息,靜靜地離開吧。
01 所有關系,凡覺辛苦,皆是強求
人生,是一場盛大的邂逅與別離。
大多數的人都只能擦肩而過,能相識一場已經是緣分一場。但緣分的玄妙之處,就在于,時間一到,就會各自離開。
倘若苦苦糾纏,只會令兩個人都覺得辛苦。
羅翔曾在綜藝節目《十三邀》中說過,小時候玩得很好的玩伴,現在都不聯系了,因為他們都覺得我混得好,怕麻煩我。
有些人坐了牢,有些人吸了毒,有些人得了塵肺病,總之,很多人都過得不太好。
羅翔表示,如果去打擾他們,會帶給他們困擾,讓他們覺得狼狽和難堪,還不如過好自己的生活,接受所有的漸行漸遠。
作家劉同曾說過:
“人到中年,不愿再見舊友,不是誰也不要回頭,而是誰也不忍回頭。”
人這輩子,不是所有的關系都能走到最后。
成年人的生活很忙碌,忙著生存,忙著照顧家庭,已經沒有那么多的傷感離別,不是薄情寡義,而是不強求后的通透。
彼此已經不再是同路人,即便有幸相逢,也找不回當初的感覺,回不到當初的純粹,若強行挽留只會徒增煩惱,若淡定放手,反而海闊天空。
02 與其糾纏,不如退場,體面離開
路遙的小說《人生》中,劉巧珍和高加林相戀。
高加林后來進城工作,愛上了熱情洋溢的黃亞萍,于是跟劉巧珍提出分手。
本以為劉巧珍會大哭大鬧,沒想到劉巧珍平靜地接受了,走的時候連頭也沒有回,就算私底下痛哭流涕,也不想讓別人看到。
她明白,對方心里已經沒有她了,與其苦苦糾纏,不如靜靜地退場,體面地離開,從此山水不相逢,不問故人短與長。
成年人的世界,說永遠,太過奢侈。
人啊,經歷得多了,會漸漸明白,沒有一段感情是永遠不變的。
有些感情,說淡就淡了,再也回不去了;有些緣分,說沒就沒了,任憑你苦苦糾纏,也追不回來了。
就像那一句經典臺詞:
“后來的我們什么都有了,但是卻沒有了我們。”
所有大張旗鼓地離開,其實都是試探。
而真正的離開,是看清了,看輕了,選擇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穿上最體面的衣服,沐浴在陽光下,各奔前程。
不追問,是成年人最后的倔強;不打擾,是成年人最后的溫柔。
從此以后,山一程水一程,沒有憤怒、沒有悲傷、沒有崩潰,也沒有挽留,只默默退場,將一切都封存在了回憶里。
03 往后余生,放下過去,慢慢成長
作家亦舒說:
“命運的旅途中,每個人演出的時間都是規定的,該退場的時候,多么不舍得,也得退場。”
無論曾經有多么的親密,也有可能在某一天漸行漸遠。
無論之前有多么的無話不談,都有可能會演變成話不投機。
那些你認為會相伴一生,一輩子都不會走散的人,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命運帶到不同的方向。
作家張小嫻大學時期,有一位關系很好的同學。
她們一起吃飯,一起玩耍,一起暢談理想。但畢業后各奔東西,同學去了英國學設計,成為了著名的首飾設計師,而張小嫻攻讀文學,成為了知名作家。
一個偶然的機會,張小嫻在香港遇到了這位同學,卻僅僅看著對方的背影消失于人海。
成年人的感情,不管你有多么的不舍,都要學會接受別人的疏遠和離開,而后各自祝福,各自成長,各自天涯。
緣起緣落,緣盡緣散,一切皆有定數。
有些人,只適合懷念,不適合相見;有些回憶,只適合收藏,不適合表露于人前。
一個人最體面的退場方式,大概就是:
我的最后一條消息你沒有回,而我也默契地,沒有再發;即使相遇,也不會上前相認,讓彼此安好。
往后余生,過往不念,當下不雜,未來不懼,放下過去,慢慢成長,不見、不念、不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