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卷“更低價”,到卷“全民智駕”,一場新的用戶心智戰已經開打。
這幾天的車圈大事件,智駕話題必須算一個。先簡單描述下事情經過:2月9日晚,長安汽車舉行了一場智能化戰略發布會,發布其“北斗天樞2.0”戰略的同時,喊出了“全民智駕”口號,并在當天上市的幾款新車上搭載或升級了智駕功能,包括15萬級的深藍L07,還表示會在今年8月將智駕覆蓋到10萬級車型。長安還亮出了一份“中國智駕合伙人”名單,攜手東風、奇瑞、吉利、長城、廣汽、比亞迪、蔚來、北汽、小鵬、上汽等企業,頗有“一起干”的意思,表示共啟全民智駕元年,打造中國智駕新名片。
緊接著,次日即2月10日晚,比亞迪舉辦了一場更聲勢浩大的智能化戰略發布會。這場發布會的重磅內容,一是比亞迪也提出了“全民智駕”戰略;二是發布圍繞該戰略的天神之眼(A/B/C)智駕技術矩陣;三是一次性上市了21款搭載天神之眼的智駕新車,上到20萬級的漢、唐,下到10萬級以下的海鷗(參數丨圖片),沒錯,7.88萬元的車,比亞迪也給裝上了智駕。
一時間,圍繞“全民智駕”的話題炸開了鍋,尤其是比亞迪的搶跑,很快在股市也掀起了巨大波浪。
想當年,智駕還是汽車上的“奢侈品”,只有30萬元以上車型才會搭載。這幾年隨著智駕技術持續推進、智駕產品推廣以及車市價格戰打響,智駕車型來到了20萬元級別。去年小鵬用一款MONA M03,將智駕車型帶到了10萬-15萬級別,開啟了智駕的“平民化”時代。現在,比亞迪揭竿打響“全民智駕”戰,配合排山倒海的陣仗,讓人來不及感慨“智能化的下半場”來得真快,就已感受到全行業的震顫。這場“全民智駕”熱,裹挾著夢想、企圖、驚恐、擔憂的潮水,正浩浩蕩蕩奔向持幣待購的用戶。
仍是一場規模化比拼
任憑聲浪再洶涌,事實上和電動化的上半場一樣,“全民智駕”的提出和賽跑,仍是一場搶占市場份額的規模化比拼——先爭規模,規模上來了攤薄成本,浸出利潤。 在電動化的上半場,憑借連續兩年不斷加碼的“油電同價”“電比油低”猛烈攻勢,比亞迪筑起了去年銷量427萬輛的規模堡壘,年利潤甚至可能超400億元(外界估測),因為根據已經發布的財報信息,比亞迪2024年前三季度的歸母凈利潤已達252.4億元,其中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約為116.1億元,第四季度再上一個臺階難度不大。結合比亞迪的品牌和產品矩陣,參考去年20萬元以下新能源乘用車交付占比將近7成的國內車市行情,可以看出其銷量規模的基石主要為20萬級及以下車型,這也是國內車市的主流細分市場。比亞迪已經成功驗證了自己在主流市場搶跑電動化的策略,當然,取得奪目成績不只是口號喊得響、價格戰打得猛,其在新能源領域多年的蟄伏和潛心研發,是其在電動化的上半場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但在智能化的下半場,比亞迪是缺乏智能化底蘊的,這也是很多傳統車企的短板。與一開始就打智能化標簽,尤其在智駕上深耕的特斯拉、小鵬、華為等新勢力和供應商相比,比亞迪和其他傳統車企一樣,在用戶的智能化心智占領上,不占先機,也不占優勢。
打心智戰還是應把握尺度
就在比亞迪發布會隔天,2月11日一早,華為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就在微博上發文:“智能駕駛,湊合能用與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就像打電話有網就行,上網就需5G!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說華為鴻蒙智行是斷代領先!”
同一天,寶駿汽車官方公眾號發布一篇名為“智駕普及再添新力量,寶駿汽車歡迎比亞迪共啟全民智駕時代”的文章,表示“技術普惠不應是獨角戲,而是需要行業共同努力,隨著更多車企的加入,一定能加速全民智駕普及時代到來。”
同一天晚上,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也在微博發文:“智能駕駛不是一場秀,實踐出真知。真正的智能駕駛技術關乎每一個用戶和家庭的出行體驗和安全,應該滿足用戶高頻的出行場景。追求極致的用戶體驗和極致的安全,這是長城汽車孜孜不倦的追求。”這些表態進一步推動了車圈和外界對于智駕的關注和討論。客觀而言,科技平權、智駕普及是大勢所趨、利國利民,但“全民智駕”此時掀起熱浪攪動行業,也有謹慎對待的必要和注意分寸的地方,比方說最重要的兩點:第一點就是余承東和魏建軍提到的安全和體驗,第二點則是對其他傳統車企尤其是合資車企的影響。
智駕使用有兩個最重要的前提,安全性和準確性。實話實說,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車企和供應商敢拍胸脯打包票說自家智駕系統是絕對安全的。因為智駕系統再怎么學習與適應,也不可能在有人參與的自然環境中100%準確感知所有環境變化。有時候,被風吹動的樹葉造成的陽光的閃爍,從強光線中快速行駛至建筑物遮擋的陰影下,這些干擾和環境變化都會影響傳感器的感知精度。車企也清楚這一點,所以現在市面上的智駕系統多采取安全至上的保守方案,遇到突然影響感知決策或復雜情況可能判斷不準時,系統都會提示人工接管。
這也是為什么試駕過很多智駕車型的媒體老師們,嘴上配合著車企說智駕像老司機,手上卻愿意自己掌控方向盤的原因。別說智駕還沒有達到人們想象的那種智能,就連不知道什么時候系統就突然要你人工接管,這種體驗也不會好。所以奉勸在“全民智駕”競賽啟動,在打用戶心智戰時,不管是誰,都應持以敬畏之心,言過其實的話少說,不顧一切地吹噓更要不得。“全民智駕”風暴席卷的時候,其實也應該考慮一下傳統車企尤其是合資車企。競爭是殘酷的沒錯,同情弱者在這個競爭的時代似乎是一件非常政治不正確的事。有些人還喜歡對站在傳統車企和合資車企角度思考問題的聲音進行嘲諷,說什么當年修建高鐵的時候,就有“中國的高鐵,等等你的人民”這種杞人憂天的聲音。這完全是胡亂做比較,沒有人懷疑中國車市的淘汰賽,也認同未來一定會不斷有企業關停并轉,但這不應該是在極短的時間內驟然完成的。為了將社會損失和個體傷害降到最低,淘汰產生的關停并轉應該需要一個過程,以便讓更多人適應新生態,掌握新的生存技能。
這才是科技向善,才是科技應該孜孜以求的方向,讓更多人獲得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是讓更多人無法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