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后把別墅當寶,90、00后把價值千萬的獨棟當燙手的山芋,寧可和父母擠在門對門的兩套普通住宅里。
為何人人羨慕坐在庭院喝下午茶的日子。在這屆年輕人看來一點都不香呢?
網友@日子有術發帖子說:賣掉郊區別墅,在市中心買了兩套門對門的老破小,別提有多爽!
評論區炸開了鍋,“別墅裝逼還行,住著真難受”,“我爸自從住進別墅就沒好過,不是摔跤,就是長期的膝關節受損嚴重。”,“我老丈人甚至在別墅一樓打地鋪睡了三年。”
還有網友@魚老大吐槽:"住別墅三年,基本的維修工的活我都學會了,上能刷天花板,下能通下水道,我都等轉行做物業了!”
所謂的豪宅生活,早就被這屆年輕人扒得底褲都不剩。
他們正在掀起一場"居住革命":不要虛假的階層符號,只要真實的煙火氣。
門對門居住,有獨立的空間,互不干擾,隨時還能蹭飯,真的是“進可撒嬌退可鎖門”,比強撐著住別墅強太多了。
01、
為何越來越多人搬離別墅
①溫度和潮濕問題太嚴重
先說說潮濕問題,就算有地下室、有新風系統和除濕機,三五年之后,地下室的潮濕就像夢魘,很難徹底解決,
有時候甚至連一樓都會墻皮起皮發霉。
溫度問題就不用說了,大冬天,哪怕是空調+全屋地暖,客廳一樣冷的像冰窖,
很多家庭冬季基本上都很少在客廳活動,都是吃完晚飯各回各屋蜷縮在樓上臥室。
②打掃衛生太太太辛苦
"別墅保潔只有兩種結局:累死自己,或者窮死自己。"
網友@保潔李阿姨曬出賬單:別墅日常保潔,兩層樓400/次,三層樓600元/次,庭院清理落葉雜草另加200,下水道疏通200/次…
③蛇蟲鼠蟻太多
"住別墅兩年,網線被老鼠咬斷七回,把老爺子都整毛了。”網友@毛毛兔分享血淚史:
家里經常有一些小生物從門口花園爬進屋里來,尤其是暴雨過后,地下室秒變水族館,成堆的白蟻在吊頂開派對;
最驚悚的是,家里不知何時溜進來兩只老鼠,網線經常被咬的稀爛,沙發底部還鉆了幾個洞,也有養一個貓來解決,但是似乎沒啥用,現在的貓比耗子還膽小。
“只能靠各種防蟲滅鼠的工具、蟑螂藥等,來處理!”
④入住成本貴到離譜
你以為買別墅就完事了?網友@華子列出的賬單讓人窒息:冬天得地暖+電費,足夠買輛五菱宏光,夏天的中央空調電費堪比小型工廠,物業費更是普通高層的三倍。
而且,一般別墅是“買房便宜裝修貴”,網友@小賴說:“當初別墅買來300萬,裝修花了320萬,如今掛牌出售,這裝修在買家眼里只值5萬拆遷費。”
.02
門對門的極致智慧
①獨立不孤立
網友@快樂的小熊說:“和父母對門住三年,終于發現,這種"選擇性親密"簡直讓人羨慕不已,
平時各過各的,老人不干涉育兒、管老公,但門鈴一響就有熱乎的飯菜送上門,這可比住一個屋檐下強百倍。”
②蹭飯經濟學
過來人@小涵媽說:我算過一筆賬,和老人門對門住一起,財米油鹽醬醋茶一年起碼省了3萬塊,水電費、物業一年省9千,還有各種隱形福利,如免費家政、臨時托嬰、緊急醫療支援。加加攏攏,一年起碼多存4萬。”
還有網友@吃貨拉拉呱凡爾賽:"自從對門住著我媽,我家廚房就是個擺設,連泡面都放過期了。"
③上班育兒兩不誤
職場媽媽@時尚達人秀兒說:“自從家婆住對面,早上"寄存"娃到對門,下班去對門吃個熱乎的飯菜,再接娃回家睡香香,沒有婆媳育兒觀念沖突,兩代人的關系更親近了。”
@程序員小李說:媽媽是退休退休老師,自從她來了對面,我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
.03
大平層吊打別墅三絕殺
①生活回歸本質
網友@懶癌晚期患者神總結:"在大平層,我的活動半徑是直徑30米;在別墅,是垂直30米——這特么是居住還是攀巖?"
網友@德才兼備的小花一針見血:房子的功能聚集在同一層,從此老人不用再戰戰兢兢爬樓梯,作為人子,從此心理更踏實了。
②核心地段,配套齊全
郊區別墅要啥沒啥,網友@小奶貓吐槽:住在別墅,點個奶茶也被快遞員嫌棄,給錢都不來,自從換到大平層以后,從此實現了"奶茶自由"。
還有比這個更現實對比:別墅周邊別說像樣的醫院,找個診所都難,老人一不舒服就只能上附近藥店,“半路出家”的營業員靠問出診斷結果,開一大堆藥,沒一樣管用的。
搬到大平層以后,電梯下樓就是社區診所,門口就是公交站,老人坐車免費,兩個站就到三甲醫院。
還有教育、商業兩大剛需,直接把別墅秒成渣。
③每一平米都省錢
精算師@人間清醒算過一筆賬:“同地段的別墅和大平層,一平米物業費省2塊,十年差距就是一臺寶馬錢。更別提別墅動不動就要請人清理雜草、做外墻防水,這些都是一大筆開支。”
網友@精打細算的小術總結:“別墅外表光鮮,那都是用錢堆的!大平層才是真正過日子。”
文末總結
拋開虛榮的外表,別墅反而成為了生活的負累。
越來越多年輕人更講求實務主義,對虛假的儀式感嗤之以鼻,不想強撐面子工程,只要聰明的空間規劃。
兩代人門對門的居住,更是一代年輕人的處世智慧,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更是一種分寸。
那么如果是你,你又會怎么選擇呢?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