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證券報報道,2月12日,比亞迪股價漲幅趨勢延續,股價最高漲至346.94元。比亞迪本身也借助這次股市波動,在2025年的開年階段實現了自己重回“萬億市值俱樂部”的目標。
而在交易層面,上海證券報的報道則指出截至收盤階段,比亞迪報345.05元,漲4.59%,成交額達94.51億元。
比亞迪官宣全民智駕戰略
談及比亞迪本次股價猛漲的原因,其在2月10日所舉辦的“智能化戰略發布會”一定是我們繞不開的一環。
在此期間,比亞迪除推出了新款海鷗智駕車型外,還宣布了自己接下來的“全民智駕”戰略。
公開消息指出,比亞迪本次宣布的全民智駕戰略共有A B C三套技術方案。
天神之眼A—高階智駕三激光版(DiPilot 600)將主要應用于“仰望”系列產品,用于展現比亞迪時下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最高技術。
天神之眼B—高階智駕激光版(DiPilot 300)將主要應用于“騰勢”等系列產品,在為車主提供高階智能駕駛體驗的同時,強化系列產品的高端屬性。
天神之眼C—高階智駕三目版(DiPilot 100)將主要應用于比亞迪本身,如主打親民的“海鷗”車型等。身為全民智駕戰略核心的它,不僅覆蓋了比亞迪旗下7萬元-20萬元價格區間的車型,還將充當“技術普惠之矛”的矛頭,實現王傳福在發布會上喊出的“好技術,就應該人人可享”口號。
在技術層面,由于天神之眼C配備了前視三目5R12V感知硬件、端到端控制算法,所以即便是購買了7萬級親民車款的消費者,也能夠享受到高快領航HNOA功能、代客泊車AVP功能、記憶領航MNOA功能,通過自動上/下匝道、自動超車、自動泊車、全場景繞行禮讓等一系列體驗,實現乘駕感的大幅度升級。
正因為比亞迪實現了智駕技術從“小眾”到“大眾”的轉變,所以各界投資者、股民也對比亞迪的商業前景愈發看好,紛紛用自己手上的真金白銀,在股市中為比亞迪投出了自己的選票。
在幫助比亞迪重回“萬億市值俱樂部”的同時,完成了自己的投資布局。
比亞迪為什么要做全民智駕
回望比亞迪的“智駕賽道時間軸”我們就會發現,它還是在2024年1月的比亞迪夢想日這天,正式宣布了自己即將加入“智駕之戰”的消息。
彼時比亞迪剛剛介紹了它的天神之眼系統,并將無圖城市領航(CNOA)、城市NOA、高速NOA等功能視作了發力重心。
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
比亞迪雖然是車圈老兵,可在智駕這個賽道里,它卻稱得上是“半個新人”。
拿造車新勢力之一的小鵬汽車舉個例子。
早在2020年,小鵬就已經公開了自己的L2級別自動泊車功能,后又在2021年、2023年實現了高速自駕、高速NOA的應用和普及。
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使比亞迪在2024年的銷量為427.21萬輛,和擁有智駕技術的理想、蔚來、小鵬相比呈銷量領先的大優勢。
(理想、蔚來、小鵬在2024年的銷量分別為50.1萬輛、22.2萬輛、19萬輛)
但隨著智能駕駛在消費者眼中重要性的不斷提升,乃至成為了時下人們購車的關鍵考量因素之一。比亞迪方面也決定大力跟進技術布局,希望通過押寶智駕技術的方式,鞏固自己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事實上,在車圈打響技術、價格雙重競賽的今天。比亞迪雖身為行業“銷冠”,但它所承受的營收壓力卻絲毫未減。
在2024年的前三季度,比亞迪雖然營收同比增長了18.9%(5022.5億元),但它的毛利率卻為20.8%,換算下來僅實際增長了0.98%。(比亞迪在2023年同期毛利率的增幅為3.9個百分點)
面對利潤增長后勁不足的窘況,比亞迪做出的選擇是下沉智駕技術,在補齊旗下車型配置短板的同時,提升智能駕駛概念在整個新能源汽車賽道中的滲透率。這樣不僅能強化它在10萬元-20萬元市場舒適區的話語權,還能夠加快自身智駕數據的積累步伐,幫助比亞迪搶奪未來的技術迭代優勢。
比亞迪會引發哪些連鎖反應
除抽象意義上的“大勢所趨”外,比亞迪開展全民智駕計劃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便是“大灣區智駕產業鏈”的高度成熟。
要想快速推行天神之眼的A B C三種配置方案,就需要比亞迪在短時間內找到可靠的攝像頭模組、激光雷達、智駕芯片、車載光學鏡頭等一系列硬件供應商。在早些時候,比亞迪曾背靠大灣區同歐菲光、宇瞳光學、德賽西威、速騰聚創等一系列智駕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以此來為自己的智駕事業夯實基礎。
舉個例子。
和比亞迪擁有投資、合作關系的激光雷達供應商速騰聚創,曾在2024年中期將用于ADAS的激光雷達產品單價做到了約2600元/臺,為比亞迪天神之眼計劃的展開提供了更具性價比的硬件方案。
蓋世汽車研究院此前發布的激光雷達供應商裝機量排行顯示,在2024年,激光雷達的單年裝機量首次突破了150萬顆。其中速騰聚創憑借51.5萬顆的裝機量,在2024年的車載激光雷達市場份額比拼中排名第一。
除此以外,比亞迪早在2021年就和國內的智駕芯片供應商地平線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身為比亞迪全民智駕版圖中的重要角色,地平線旗下的“征程6”系列產品也將被實裝到王朝、海洋等一系列車型上,直至和比亞迪攜手完成10萬-20萬級別的主流市場覆蓋。
在這里我們也大膽預測下。
隨著比亞迪的高調入場和相關供應商的發力,智能駕駛技術很快會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賽道中的標準配置。
從影響角度看,比亞迪此番行為一方面會推動智能駕駛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強化先進技術的滲透率;另一方面還會加快其他車企邁向智能化的轉型步伐,讓整個行業形成“在競爭中發展,在發展中進化”的良性風氣。
而在周邊報道中,則同樣有人把比亞迪全民智駕計劃的展開視作新能源汽車圈中的“iPhone 4時刻”,認為其能夠像蘋果公司在2010年引領智能手機快速崛起那般,在2025年將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引入快車道。
至于比亞迪本身和新能源汽車賽道、智駕技術的未來走向是否會如上述猜測那般,我們唯有拭目以待了。
參考:
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比亞迪,市值重回萬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7.88萬!比亞迪扔出“炸彈”
界面新聞:比亞迪“全民智駕”背后:大灣區自動駕駛產業鏈集體支撐
波士財經:比亞迪發力“全民智駕”,王傳福表示:好技術,就應該人人可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