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數1590
當今畫壇,把自己算在文人畫旗下的人不少,“文人加畫等于文人畫”的,“不會畫就畫文人畫”的……這些“頓悟”的文人畫擁躉,都站到了這面旗下。那些真有資格站在這里的,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石濤《堤畔煙雨》
文人畫到底是什么?或者說,怎樣畫才算是文人畫?
陳師曾的《文人畫之價值》里說到文人畫有四個要素: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這四個要素,并不只是做畫家才必須具備的,也不是文人專有的,除非你把文人的范圍無限放大。
在這段話里,最重要的是“完善”那兩個字。完善的基礎是什么?基礎是繪畫。完善的結果是什么?結果還是繪畫,只是不再是原來的那個繪畫。
明 戴進 關山行旅圖 立軸絹本 61.8×29.7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從被動描摹到主動組織改造,從平庸寡淡到余音繞梁。完成了這個過程,畫就變好了。完善與否,劃清的是好畫孬畫的界限,不是會不會畫畫的界限。光憑繪畫基礎來創作是下里巴人,沒有繪畫基礎想畫文人畫是鏡花水月。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有人以為“文人加畫等于文人畫”,就是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這個基礎。
戴進 月下泊舟圖 美國明德堂
語言和繪畫是人類的兩大表達工具,講不清楚的畫出來,畫不清楚的講出來。但老天爺沒有保證每個人都會用所有工具。許多文人會畫畫是因為他訓練過、琢磨過,不是因為他學會了寫文章,老天爺就會免費附送畫畫的功能。
文徵明 《積雨連村圖》
文人畫是指中國畫的一種審美傾向、一個審美高度。“文人畫”只是個叫法,因為要畫得好一定得有文化,但并不是說有文化就一定畫得好。它與作者在畫畫之外的身份也沒有必然關系,與他的修養有關系。這就是為什么不叫“官僚畫”、“地主畫”的原因。
“文人畫”不是一個畫種。它不同于山水、花鳥、人物之類,是以內容區分的。也不同于細筆簡筆(時人所說的工筆寫意),是以繁簡區分的。
金農 梅花
現在,“文人畫”經常和“寫意”聯系在一起,“寫意”二字被挪用,做了“簡筆”的意思,真是委屈了它。
陳洪綬《煉芝圖》
陳洪綬《煉芝圖》局部
陳洪綬作品
“寫意”應該是什么?究其根底,工筆寫意無非是寫,抽象具象均是造象。好畫就是“寫意”的。不是說你畫的時候“好寫意”,是要觀眾看到的作品“好寫意”。陳老蓮一絲不茍,亦寫意之上品。王維被后人尊為文人畫始祖,大家可以去看看,傳說中的王維的畫是什么樣子。
唐 王維 江干雪霽圖卷 31.3×207.3厘米 現藏于日本
王維《伏生授經圖》縱25.4厘米 橫44.7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王維《伏生授經圖》局部
唐 王維 雪溪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維 長江積雪圖 28.8×449.3厘米 絹本設色 美國火奴魯魯藝術學院
王維《長江積雪圖》局部
戴進 渭濱垂釣 絹本設色 縱139.6 橫75.4公分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戴進 月夜訪友圖 1438年作
文人畫重意。杜甫講"意匠慘淡經營中"匠心獨運,可回味無窮。倪贊道“畫者不過意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寫胸中逸氣耳”。文人畫重簡,無干的皆可簡,甚至簡到“零”,"零"既是白既是空,給人以無盡深遠悠長的的感受,似"此時無聲勝有聲"。
戴進 畫羅漢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文人畫重書。張延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說"夫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乎用筆,故能書者皆能畫"。趙孟頫詩云“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
戴進 畫山水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戴進 春游晚歸 絹本 167.9x83.1公分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
文人畫重墨趣。運用墨干濕濃淡渾厚蒼潤的微妙變化,以單純的墨彩概括絢麗的自然。文人畫是畫中帶有文人情趣,畫外流露著文人思想的繪畫。所謂“知畫之為物。是性靈者也,思想者也,活動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單純者也”。說明了文人畫所具有的文學性、哲學性、抒情性。
戴進 風雨歸舟圖 絹本淺設色 143x81.8公分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