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長了就得理。這就像人餓了就要吃。乃常識。從哪里突然蹦出個吊毛的正月不能理發,理發死舅舅。很小的時候就聽過這個屁話了。
正月理發咋就死舅舅。這豈不是比趙姨娘那個小人捉弄王熙鳳還靈驗?要是覺得自己的舅舅不好,那就去理發。實際上呢?
這個死舅,本是思舊。清朝入關,強制理發,不理發算是懷舊,有的甚至當斬,由此才演變成為一個十分操蛋的邏輯,成了正月理發死舅的怪胎。
每年正月,我都理發。絕對沒有對不起舅舅的意思。因為頭發就是應該理了而已。
又想,如此觀念,從哪里來?為何成了如此根深蒂固的病態?以訛傳訛的根,沒人思考是禍,于是,就流傳到今。
時常會想,既然沒任何根據,為何人們還樂此不疲?真乃大惑不解也。有的說辭,僅僅是一家之言罷了,卻成了所謂的規矩。
比如山東的酒桌。作為一個不常回去的山東人,我是分不清楚的。我在想,那個安排是從哪里起源的呢?不那么坐,又會咋樣呢?
其實,不那么坐,一點都沒事,如果在座的人都覺得不是個事,那就真的不是個事了。偏偏出來個人,覺得是個事,那事就開始蔓延了。萬一那人還是個頭的話。
規矩這倆字,我頗為有點鄙視的。規矩有嗎,肯定有。但束縛的都是底層人。你看那上流人,規矩嗎?一點都不規矩。
可見,規矩規矩,都是限定奴才用的,奴隸主才不按照規矩行事呢。對吧?因為規矩都是為了方便奴隸主方便的嘛。
比如結婚吧。年紀大了,父母會催。你仔細想想看,有什么好催的,一個人過唄,即使兩人了,何必領證?成了一個束縛呢!
你領證了,也就規矩了,規矩了,就入套了,于是各種奇葩的制度就會約束你了,買房啊,學區啊,沒完沒了。
突然有天,你想開了,去他娘的,就為了愛情,倆人過一輩子,也不領證,開個房車,愛去哪就去哪,誰能束縛你?你倆過的反而愜意了。
再比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不過就是一種說辭,結果演變著成了一種必須完成的模式,那就是病態了。我四十了,怎么還覺得惑了呢,難道自己有病了?
規矩不規矩的,守法其實就是第一條罷了,三十不立又不違法,怕啥呢,在熟人社會里,嘴碎的人會竊竊私語,如今卻是陌生人的社會了,沒有多少人在閑言碎語了。
當然,這要區分有的人心中的信仰和敬畏,有信仰,有敬畏,這是值得尊敬的,但是,沒信仰,沒敬畏,也不是什么罪過吧。
這就好比有的人會選擇一種比較高尚的生活方式,但也并不能否認有的人會選擇庸俗的生活,高級有高級的好,低級也有低級的樂趣,兩者是互不打擾的。
防止失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