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有個叫王玄策的人,一個人滅了天竺(早期印度)。按說功勞很大,但他卻始終不得重用。朝廷壓根沒怎么正眼瞧他。原因是他不但建功揚大唐國威,還帶回來了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在唐太宗朝,王玄策實在算是個無名小輩。但就是這個無名小輩,在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出使天竺,卻很不幸遇上了天竺大亂,天竺王尸羅逸多掛了,臣子們趁機作亂篡位,正統和篡位者打得難分難解。
大唐來的客人,已不再是尊貴的上賓,而是莫名其妙的外來者。這篡位的大臣呢,估計是怕大唐幫天竺正統,也可能是為了制造更多的亂子,也可能是為了錢財??傊?,他舉傾國之兵攻擊大唐使團。
王玄策的使團成員并不多,能作戰的只有30余騎兵,當然是敗了。使團所帶財物以及沿途各國貢獻之物,都被搶走了。
萬幸的是,王玄策逃了。
這也是個奇人。他這個任務失敗,幾乎是不可抗力,所以即便回去也沒啥事。畢竟李世民不是不講道理的皇帝。
但王玄策根本沒想過回去,他只覺得這是大唐的恥辱,是自己的恥辱。他與副使翻越喜馬拉雅山脈,一路跑到了吐蕃。對吐蕃贊普借兵,人是大唐人,兵是大唐借,你就說借不借吧。
借兵!
而后兩人帶著一千多吐蕃兵,又跑到尼泊爾征兵,征了七千多騎兵。浩浩蕩蕩殺向天竺。
三天,就把天竺給滅了。俘虜數萬,斬首數千,580座城邑投降。
當然,這也是因為天竺內亂,人心不齊,那篡位的政權不得人心,所以失敗極快。正統的天竺政權其實很服大唐的。這不,王玄策一勝利,東天竺王尸鳩摩就送牛馬三萬饋軍,還送來了弓、刀、寶纓絡。迦沒路國獻異物,并送上地圖,請求得到老子像。
然后,在第二年的五月,王玄策把俘虜的貴族王妃、子孫,以及男女兩千人、牛馬兩萬多,一起吆喝著,像趕牛羊一樣,趕到了長安,進獻皇帝。
李世民也沒多高興,就說差使辦的不錯,升職加薪。在唐太宗眼里,天竺并不算多么了不起,所以,王玄策之舉,其實也不怎么牛。
此后,這位王玄策都沒什么表現。
一直到了唐高宗李治朝,王玄策又出來了。
大概他不甘寂寞,所以上下活動。
滅天竺那時,他從天竺不但帶回了俘虜,還帶回了一些亂七八糟的玩意兒。比如,術士。
我覺得李世民之所以不看重王玄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王玄策搞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有投機取巧、博取名爵的嫌疑,所以李世民很厭惡。
當唐太宗病重而飲藥無效時,王玄策就說,我帶回來了一個天竺方士,叫那邇娑婆寐,這人活了兩百多歲,有長生之術,他一定能讓陛下龍騰虎躍。
李世民說,那就試試吧。一切待遇,一切試驗資源都給配置好,連試驗室都是大唐最高級的。
結果,這家伙配的藥,吃了毫無反應。
李世民不久就死了。好在大唐開明,沒追究這位方士的責任,還把他放還天竺。
王玄策“立功”的愿望又落空了。
但他不死心,在高宗李治的時候,還上奏說,那個婆羅門的術士確實有本事,能做出來長生不老藥,只是他不愿意外傳?;噬显俅蜗轮及阉s回去,實在可惜了這次機會呀。
李治揮揮手,說別說了。
王玄策只好退了下去。李治說,自古以來哪來的神仙?秦皇漢武求長生,疲敝生民,最終也沒長生,如果真的有不死的人,你叫出來朕看看在哪里?
李治那時候腦子還是很清楚的,因為初即位,還保持著他爸李世民那種好風格。
大聰明李勣很有意思,他順著皇帝的話說:“皇上說的好呀。大家看,這個婆羅門方士這次來的時候,頭發都已經白了,容顏也衰老了,跟上一次見的時候完全不一樣,如果他真的能做長生不老藥,自己怎么還老了呢?陛下做得對啊?!?br/>這邏輯很有趣,但無可反駁。
那個婆羅門方士,還沒回去呢,就死在了長安。沒人害他,老死的。
王玄策從此再也沒有晉升的機會,只在后來出使過兩次印度,從此就默默無聞了,歷史中再也沒有出現他的名字。
可見,大唐初期的官場風氣很好,主要是皇帝以身作則,把持原則,對于那種期望通過邪門歪道而晉升的人,不作重視。認認真真地干實事,才是正道。
可惜,后來的大唐,再也沒有這種風骨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