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忠:被廢太子的恐懼人生
李忠是唐高宗李治的庶長子,生母劉氏身份卑微,出生時卻因祖父李世民的喜愛被視為“祥瑞”。他本被王皇后收為養子,成了太子,但武則天上位后,他立刻成了眼中釘。為了自保,李忠甚至穿女裝防刺客,還常做噩夢占卜吉兇。可惜這些荒唐舉動反而成了武則天“謀反”的罪證。664年,武則天指使許敬宗誣陷他與上官儀勾結,最終被親爹李治賜死,年僅22歲。這位曾經的太子,到死也沒逃過“廢太子必死”的皇家魔咒。
2.李弘:病逝還是毒殺?千年疑案
李弘是武則天親生長子,四歲就被立為太子,仁厚聰慧,連唐高宗都夸他“慈惠愛親”。但這位“完美太子”卻因體弱多病早逝,史書留下爭議:北宋《新唐書》說他被武則天毒殺,但現代學者考證他實際死于肺結核(古稱癆瘵)。當年李弘為兩個被幽禁的異母姐姐求情,觸怒武則天,加上他監國時與母親政見不合,民間才傳出“鴆殺”謠言。李治破例追封他為孝敬皇帝,以天子禮下葬,足見父子情深,但這段母子恩怨至今仍是史學家爭論焦點。
3.李賢:一首《黃臺瓜辭》道盡悲涼
李賢是武則天的次子,文武雙全,監國時口碑極佳,卻因“身世謠言”與母親反目——宮里傳說他是武則天姐姐韓國夫人所生。680年,武則天在他東宮搜出鎧甲,以謀反罪名將他廢為庶人,流放巴州。臨行前李賢寫下《黃臺瓜辭》:“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暗諷母親趕盡殺絕。四年后,武則天派丘神勣逼他自盡,年僅29歲。直到唐中宗復位,他才被追謚為章懷太子,墓中出土的希臘風格銀壺,見證著這位才子未盡的抱負。
4.李上金:連坐之禍的犧牲品
李上金是唐高宗第三子,生母楊氏因得罪武則天,連累兒子一生遭打壓。他先被貶到澧州吃土,武則天稱帝前夕又被武承嗣誣告謀反。690年,他和弟弟李素節被召回洛陽,路上越想越絕望,直接拔劍自刎,七個兒子也被流放至死。這位皇子一生謹小慎微,卻因血脈成了權力清洗的炮灰,連史書都懶得給他多寫幾筆。
5.李素節:蕭淑妃之子的血色終章
作為蕭淑妃的兒子,李素節從出生就注定悲劇。他本是神童,日誦古詩五百首,深得高宗喜愛,但母親被做成人彘后,他成了武則天的重點打擊對象。被貶岳州時,他偷偷寫下《忠孝論》向父親訴冤,反被武則天抓到把柄,扣上“貪污”帽子。690年,他在押送洛陽途中嘆道:“病死何可得,而須哭哉!”果然剛到龍門驛就被勒死,九個兒子僅四個幼兒幸存。這位才子的死,徹底斬斷了蕭淑妃一脈的政治血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