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膠漆因其環保特性而備受青睞,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不存在爆炸或火災風險,且具備施工便捷、涂膜迅速干燥、透氣性佳、耐水性強以及色彩多樣的優點,成為家庭裝修中極為常見的墻面裝飾材料。然而,乳膠漆使用中存在著七大常見誤區,稍不留意便可能陷入其中。
誤區一、底漆用處不大,不用也可以
任何經過膩子處理的墻面,包括舊墻翻新中已刮膩子的部分,都必須涂刷底漆。原因在于,當前普遍使用的膩子為耐水膩子,其堿性較高。底漆具有抗堿功能,若省略底漆步驟,可能會導致膩子層返堿,進而使墻面出現變色或斑點,影響美觀。
誤區二、基層處理越光滑越好
大多數人明白,在乳膠漆施工之前,墻面需經過妥善處理,確保無氣泡、裂縫及灰塵,以確保乳膠漆施工后的表面平整美觀。然而,墻面基層并非越光滑越理想;過于光滑或有油污的墻面,會導致涂裝完成后涂層易于剝落,同樣會損害最終的裝修效果。
誤區三、分層的乳膠漆不能再用
裝修后若有剩余的乳膠漆,可將其桶蓋緊密封閉,存放在陰涼背光處。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靜置,乳膠漆可能會出現分層現象,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已不能使用。事實上,由于乳膠漆屬于水性溶液,分層是正常現象。只要乳膠漆未出現發黃、霉變或異味,通過充分攪拌后,它依然可以正常使用,且不會影響最終的涂裝效果。
誤區四、手摸有白粉,漆有質量問題
墻面刷完面漆后,若用手觸摸感到粘有白粉,這通常是墻面附著的灰塵所致。施工過程中,灰塵會逐漸累積在墻面上,導致觸摸時出現掉粉現象。此時,只需使用撣子或干凈的毛巾輕輕拂去墻面灰塵,問題即可解決。
誤區五、乳膠漆越貴,效果越好
乳膠漆施工后墻面的最終效果,既取決于乳膠漆本身的品質,也受施工工藝的影響,正所謂“好馬配好鞍”,方能彰顯最佳效果。高檔乳膠漆因含有更高比例的乳液等優質原料,對施工技術的要求也更為嚴苛。若施工過程中稍有疏忽,反而更容易導致墻面出現刷痕或色澤不均等問題。
誤區六、合格的乳膠漆都是環保的
乳膠漆的合格性與環保性評判并非依據同一國家標準,僅當乳膠漆獲得國家綠色認證時,才可被視為真正環保的產品。
誤區七、門窗大開有利于散異味
盡管乳膠漆作為水性涂料,以出色的環保性能著稱,許多業主在使用后仍傾向于大開門窗,旨在散去涂料氣味并加速墻面干燥,看似一舉兩得。然而,這種做法真的正確嗎?實則不然。特別是在北方干燥地區,若乳膠漆過快干燥,會因迅速失水而導致墻面開裂,最終可能需要返工修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