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睿研消費 編輯|MAX
來源|藍籌企業評論
2025年1月26日,綠地控股(股票代碼:600606.SH)公布了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度歸母凈利潤為虧損110-13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預計虧損92-112億元。上年同期的歸母凈利潤是虧損95.6億元。正式年報約4月29日發布。
綠地控股2024年業績預報虧損超百億,開啟病急亂投醫模式
業績變動主因有三:一是資產價格下滑、加大促銷去化、項目開發周期拉長等因素影響,基于謹慎性原則,部分房地產項目擬計提減值準備;二是市場下行,房地產業結轉規模、基建產業營收規模同比大幅下降,房地產業結轉毛利率也同比降低,業績承壓加劇;三是房地產項目利息資本化減少,計入當期財務費用的利息支出增多。
睿研制圖(綠地控股近十年營收、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
1992 年 7 月,上海市農委和建委出資成立上海綠地總公司,即綠地集團前身,主營房地產開發,張玉良出任總經理,公司100%國資控股。1997年,綠地集團股份制改造,以張玉良為代表的職工持股會出資 3020.43 萬元獲 18.88% 股份。2013年在上海市國資委主導下,綠地集團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平安創新資本、鼎暉嘉熙等投資機構。
除了經營壓力,綠地的債務情況更是堪憂。截至2024年6月30日,綠地控股總資產1.07萬億元,總負債資產0.93萬億元,資產負債率86.63%,資產負債率高達86.63%,比2023年末的87.84%高出1.21個百分點。
轉行賣車還不夠,“民航+文旅”也要整起來
剛預報完2024年業績巨虧,轉頭就宣布要在三年內打造一個年出口10萬輛,銷售破百億的新能源汽車出口平臺。
他們還拉來了江蘇車鏈合作。新成立的汽車貿易公司里,江蘇車鏈占股40%。
關鍵是平臺已經成功開單!主打的就是全球超火的熱門車型,這波直接銷往西亞、中東這些地區,一共 5000輛,總金額差不多有 7000 萬美元,只能說這波操作太666啦!
關賣車還不夠,2月6日,綠地再次開辟新賽道。據綠地集團官微發布消息稱,響應上海打造中國入境旅游“第一站”的號召,通過全球資源整合與本土文化深耕雙向發力,以“民航+文旅”雙核優勢為引擎,構建“全球分站點+國內核心城市”雙輪驅動模式。
從“地產一哥”到多元布局慘敗局面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2015 年,剛上市的綠地進行戰略調整,確定 “一主三大” 模式,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成立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三大板塊,然而多元化發展并未實現增收又增利。此后,綠地在多領域布局:
2016 年,涉足跨境電商與實體采購平臺,預計3 年內超 100 家,目標成為國內最大進口商品直銷企業;
2018 年,進軍電競圈,入股上海鵬塔,計劃 2 - 3 年內打造全國最大電競運營平臺,探索 “地產 + 金融 + 電競” 商業模式,如建設電競小鎮;
2023 年,開展能源業務,進行煤炭、油化工產品貿易;
2024 年,進入醫療和代建領域,成立綠地醫療產業集團與綠地智慧代建平臺,整合相關業務。
這些年綠地可沒閑著,各種折騰。
2024年初,綠地集團內部定下基調:秉持二次創業那股子沖勁,靠著手頭的資源條件,再開辟新業務,給發展加點猛料,爭取穩中向好。
整個2024年,綠地只新增了兩個房地產項目。一個是江蘇南通海門的商住用地,總地價5.43億,公司擁有該項目60%權益。另一個是山東濟寧觀音閣片區地塊,總地價0.45億。
2025年1 月 20 日工作誓師動員大會上,張玉良表示,2025 年綠地集團以 “二次創業” 精神,秉持 “穩中求進、以進促穩、轉型突破” 基調,狠抓重點攻堅,力求經營止跌回穩、加速轉型、全面改革,開創發展新局面。
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綠地控股股價也走低,近兩個月累計跌幅超23%,如今市值僅約267億元。
2024年的綠地集團更是負面纏身,董事長限高、債務展期到員工維權,經營及管理風險。從財務巨虧、多重危機疊加導致市場信心更加受挫。
面對嚴峻經營環境,這家昔日地產巨頭正全力賽跑、力求生存。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內容和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整理,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睿藍財訊出品
文章僅供參考 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來源:藍籌企業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