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博納老板的發(fā)文,忍不住貢獻(xiàn)了2張電影票,半夜去看電影《蛟龍行動》。
實話實說,作為《紅海行動》的續(xù)作,比前作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紅海行動》的故事很扎實,是根據(jù)"也門撤僑"事件真實改編的,故事主線也特別明確,就是營救在戰(zhàn)火中危在旦夕的華僑。
“救人”這個主題雖然很古老了,但同為中國人,看到蛟龍突擊隊冒著生命危險,遠(yuǎn)赴海外,拯救中國同胞,還是很容易共情的。
這次的《蛟龍行動》,與其說是一個軍事動作片,不如說是一個科幻動作片——它的故事設(shè)定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國海軍截獲一個情報,說是有一輛潛艇在海底弄了兩個核爆基地,計劃引爆,偽裝成自然海嘯,威脅亞太安全。
敵人的身份不明確,傷害程度有多深,也有點含糊,這樣宏大主題的設(shè)定,不接地氣兒,讓普通的電影觀眾很難感同身受,代入感不強。
《紅海行動》雖然也是群戲,但每個人物都有不同的分工,性格也體現(xiàn)得比較分明。像黃景瑜演的狙擊手,海清演的戰(zhàn)地記者,蔣璐霞演的那個佟莉,還有那個對佟莉有好感的突擊隊員石頭。
石頭小時候挨打,吃一顆糖就不怕疼了。石頭犧牲的時候,佟莉喂他吃糖,打動了多少觀眾!
到了《蛟龍行動》,個人的戲份都特別少,包括主角于適和黃軒。
最亮眼的竟然是,一個王俊凱演的聲吶兵。
最詭異的是,劇中多次提到佟莉的名字,蔣璐霞這個演員的辨識度夠高了,我竟然在人群中找不到她。直到最后她犧牲的時候,終于有了一個正臉。雖然死狀慘烈,但因為前面沒有對她的刻畫,觀眾的情緒跟她完全沒有鏈接,到這里沒有太多的觸動。
就像我們看新聞,聽說高速路上發(fā)生了嚴(yán)重車禍,造成了9死1傷,但因為里面沒有我們熟悉的人,喜歡的人,我們可能默哀一下,這事就過去了。
這不能怪觀眾冷漠,這是情緒走向的底層邏輯。
我記得小時候看小說《平凡的世界》,很喜歡田曉霞這個人物,后來,她在洪水災(zāi)害中為了救一個落水的孩子,不幸去世。她的愛人孫少平聽到這個新聞的時候,小便失禁,我的雙腿也跟著顫抖了一下。
因為情緒疊加到這里,孫少平的痛苦和惋惜,我們感同身受。
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這樣的主旋律電影,跟當(dāng)下觀眾的情緒不統(tǒng)一。如果是建軍節(jié)、國慶節(jié)上映,可能會好一點兒。
《紅海行動》豆瓣評分8.2,攬獲36億票房,堪稱國產(chǎn)軍事動作片的天花板,讓大家對這部續(xù)作充滿了期待。
期待是一把雙刃劍。
像《哪吒2》,主題、故事、人物、特效全面升級,超出觀眾的預(yù)期,就會贏得更多的尊重和叫好。
像《封神2》,跟《封神1》連續(xù)拍的,水準(zhǔn)基本還維持在同一個量級,都被觀眾diss得夠嗆。
更何況,《蛟龍行動》還趕不上前作《紅海行動》的水平。
那這個《蛟龍行動》,值得買票去看嗎?
《蛟龍行動》目前豆瓣評分6.6,在商業(yè)大片里,也不算差了。如果抱著一顆平常心去看,還是值回票錢的!
制作團(tuán)隊這次也是下了血本,全世界搜集資料,制作出來4艏潛艇,演員也進(jìn)行了嚴(yán)酷的潛水訓(xùn)練、體能訓(xùn)練,制作出來這樣一部海底作戰(zhàn)的商業(yè)大片,也算是國產(chǎn)電影難得的視覺奇觀了。
它雖然不是春節(jié)檔最佳,但放在全年來說,也是難得一遇的大片。而且,這種軍事動作大片,電影院的大銀幕看著才過癮!
過年看電影,就像走親戚吃飯,不一定每一頓飯都是上等佳肴,但如果心情好,心態(tài)好,每一頓飯里,都能吃出一個年味兒!
我是影人楊宋,謝謝你關(guān)注我,一起為爛電影挖坑,為好電影發(fā)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