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眾多央國企巨頭與重慶定向簽約或意向簽約了幾千億的投資項目,同是央國企的中國兵工集團與東風集團也發出了重慶長安汽車與東風汽車戰略重組的驚天信號。
位于重慶兩江新區的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張帆/攝)
2月14日,在北京舉辦的央企入渝座談會上,國家電力、中國石油、中國建筑、中國鐵路、中信集團、中國安能等眾多央國企巨頭與重慶達成了“投資重慶就是投資西部”的戰略共識,當場簽約17個項目共計1005億元,并有37個項目近4000億元的投資正在醞釀中。
很巧的是,就在此次座談會召開前的2月9日,同是央國企的中國兵工集團與東風集團,就重慶長安汽車與東風汽車的戰略重組,已經發出了震撼中國汽車界的強勁信號。
驚天大聚變,長安與東風重組
2月9日,一則關于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東風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可能發生變更的公告,迅速引爆汽車圈與資本圈。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公告稱,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接到間接控股股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通知,兵裝集團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
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表示,東風股份接到間接控股股東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通知,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
據了解,這兩條重組公告發布后,隔天的2月10日,資本市場反應強烈,相關概念股迅速升溫:東風股份、東風科技、湖南天雁、中光學、東安動力、長城軍工等在競價階段即漲停,而增加了“兵裝重組”概念的長安汽車,開盤后漲幅一度達到8.57%。
那么,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的兩家央企巨頭,長安、東風為何在這個時候選擇重組?戰略重組怎么推進?這些問題都是車圈、資本圈關注的焦點問題。
眾所周知,雖然長安、東風都是在傳統汽車制造方面具備深厚技術積淀,同時背靠央企擁有足夠的資金實力,但在新能源轉型升級賽道上,并沒有處于領先地位。
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吉利汽車和特斯拉三大巨頭霸榜,新能源豪車新勢力也一直在問界、理想、蔚來、小米等之間輪莊。
所以,無論從數量規模還是價格優勢上,長安和東風都沒有達到央企“大哥”該有的高度。
怎么辦?
把長安汽車的研發優勢和市場優勢結合東風汽車的資本實力相結合,是否能改變這一窘迫局面,或許是國家層面的國資委推動戰略重組的初衷!
但是,長安汽車和東風汽車不但各在一個區域,而且隸屬中國兵工集團與東風汽車集團兩大婆婆,怎么重組?重組后新公司怎么稱謂?包括總部落在哪里?等等,都是一個個具體而又棘手的問題。
位于重慶兩江新區的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辦公區一角(張帆/攝)
重組后新總部設在哪里?渝漢兩地吵翻天
就在公告發布的這幾天,恰好是全國各省市GDP的發布日。長安汽車所在的重慶市以3.2萬億的GDP超越廣州市成為繼北上深之后第四個城市。其中,汽車工業產業在其中的比重和貢獻不容忽視。
假設長安汽車重組后歸了武漢,那么重慶未來的經濟增長勢必受到影響,于是圍繞接下來“總部設在哪里”的問題,重慶網友與武漢網友發生激烈爭論,外地的網友也紛紛入場抱打不平。
有武漢網友發帖:長安重組東風乘用車可行,可以盤活東風的產能資源板塊……
有重慶網友發帖:對重慶人來說,一個要求就是合并后的新公司必須把研發中心、總部和制造工廠都留在重慶……
不過,吵歸吵,鬧歸鬧,網友的議論代表廣大網民對于這件事的一個態度:重組后是以長安汽車為核心呢?還是東風汽車以大欺小、擠壓長安汽車的市場份額?
有汽車領域的權威人士認為,新組建的的汽車集團,將是股權層面的重組,具體到研發、產地等層面不會做大的調整,因為這個不僅涉及到股份公司的利益,更牽扯重慶、武漢兩大中西部重點城市GDP的計算歸屬地,因此廣大網友盡可不必擔心。
該人士說,有一點肯定是明確的,即新組建的汽車集團的產量規模將是一個世界級的。
根據2024年數據,長安汽車銷量為268萬輛,東風公司銷量為248萬輛,兩者簡單相加為516萬輛。這個數據說明,年銷量500多萬輛的成績,完全可以支撐這家全新汽車集團成為汽車銷量的中國第一、全球第五。
位于重慶兩江新區的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園區一角(張帆/攝)
長安東風重組,將對中國汽車工業產生深遠影響
最新消息顯示,曾執掌過長安、一汽、東風三家國企巨頭技術的周治平從東風汽車總經理調任中國兵裝集團總經理。
周治平在汽車領域深耕多年,此次調任兵裝集團,下一步他主導的發展方向和長安東風重組的新汽車集團怎么關聯、怎么發展,這顯得耐人尋味。
可以確定的是,此次重組,將對中國汽車工業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從企業自身的發展來看,長安與東風的重組,有望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使協同效應發揮到極致。
一是在技術研發環節,長安在智能化方面擁有先進的SDA架構以及領先的高階智駕技術,而東風則在商用車底盤技術和高端新能源領域具備獨特優勢。雙方重組后,能夠實現技術上的優勢互補,加速研發進程,有效縮短研發周期,進而顯著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力。
二是在市場拓展方面,長安在東南亞市場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渠道布局,東風在中亞、非洲地區則具備一定的產能優勢。重組后的新集團可以充分整合雙方的市場資源,實現海外市場份額的快速增長。
此外,通過共享供應鏈體系,重組后的新集團還有望降低采購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從而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所以,長安與東風的順利重組,必將對中國乃至全球汽車行業的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從國內市場來看,兩者合并后年銷量將超過500萬輛,這一數據已經超越上汽集團和比亞迪,使新集團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集團。毫無疑問,這將對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產生巨大沖擊,促使其他車企加快轉型升級和戰略調整的步伐。
從全球市場來看,合并后的新集團銷量將緊逼斯泰蘭蒂斯集團,有望躋身全球前五。毋庸置疑,這將極大提升中國汽車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為中國汽車工業參與全球競爭提供更為強大的支撐。
(張帆/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