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英國外交大臣拉米、財政大臣里夫斯先后訪華,消息人士還傳出英國首相斯塔默有望于今年內訪華的消息。總體來看,本屆英國工黨政府在處理中英關系上,還算是比較務實、友善,凸顯出了英國對當下局勢的判斷。
(彼得·威爾遜)
而繼這些友好行動之后,據環球網2月21日報道,英國政府又進行了一個比較富有深意的官員任免規劃,準備讓彼得·威爾遜為下一任英國駐華大使。預計他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接替現任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的工作,幫助英國重建對華關系。
之所以稱此舉富有深意,主要因為彼得·威爾遜在英國政壇資歷比較深。他曾短暫擔任英國前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的首席私人秘書,并曾任英國駐荷蘭和巴西大使,而他的父親是前香港總督衛奕信,彼得·威爾遜本人算是英國政府內部的“知華派”。這一任命整體來看沒什么瑕疵,這位會講普通話的外交官可幫助中英關系進一步改善。
誠然,一位駐華大使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左右中英關系,哪怕他身份不一般,但是這一任命畢竟還是考慮到了中英關系的未來發展,其勢頭還是值得稱贊的。上一屆英國政府在涉港問題上對中方橫加指責,同時又積極參與進拜登政府的“反華包圍圈”內,致使中英關系自2019年以來逐步惡化。中英畢竟是兩個大國,關系不是短期內能破壞的,同時也不是短期內能彌補的,這種事情得一點一點來做。
現如今,中英雙方已經達成了不少共識,按照外交部發言人的介紹,下一步雙邊交往合作的路線圖已經敲定,將舉行中英能源對話、科技創新合作聯委會會議、教育部長磋商,加快籌備舉行中英經貿聯委會、衛生、產業合作等機制性對話,打造金融服務、清潔能源、人工智能合作亮點,深化全球治理、發展伙伴、應對氣變、網絡安全等合作。
這一系列的合作,英國駐華使館將不可避免地參與其中。彼得·威爾遜來當英國駐華大使,既可以發揮他人脈上的優勢,也可以加強中英溝通的及時性和敏感度,為兩國恢復關系提供更可靠的助力。
而對中方來講,中歐關系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分別是中國同歐盟的關系、中國同英國等歐洲各國的關系。特朗普上任以來,其肆意揮舞的關稅大棒已經深深刺激到了歐盟,以至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認為中歐“可以達成協議”,“甚至可以擴大雙方貿易和投資關系”。而特朗普在俄烏沖突一事上對俄羅斯的妥協,毫無疑問的加劇了英國的顧慮。
據聯合早報2月21日報道,美媒認為,特朗普若與普京達成協議,恐將集中精力對付中國。這一趨勢是中方不能不提防的,應對措施之一就是加強同歐洲國家的聯系,以便讓美方“投鼠忌器”,擴大與英國的交流便順理成章了。
但設想歸設想,局勢是否真的會按照這一邏輯發展,目前來看還是個未知數。相較于不確定具體時間的訪華行程,據環球網報道,英國首相斯塔默下周就將訪問美國面見特朗普。這也符合上面提到的判斷:美英關系的確因為近期特朗普的言行受到了一些影響,但這種影響并非不可挽回,兩國的傳統友誼擺在這里。
總而言之,中方樂見中英關系實現穩步提升,但是也對美國的從中作梗抱有明確認識。希望彼得·威爾遜能忠實履行他的任務,為中英關系穩步提升貢獻自己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