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敘事”就不講了,咱們就從“小人物”的視角看看這個混賬的世界。看看烏克蘭版的《活著》。
你是個烏克蘭人,15年前接老爹的班,進了國企當工人。蘇聯解體那年你33歲,結了婚,有三個孩子。大女兒8歲,大兒子6歲,小兒子4歲。
企業已經連著3年不景氣,不過基本工資還能照發,但獎金時斷時續,其他福利就壓根沒見過。一家五口,勉強溫飽。
1991年烏克蘭獨立,你滿心歡喜又滿心憂愁,妻子已經下崗,自己所在的工廠也要“改制”。政府給你發了1萬元的“代金券”,不能買面包,只能買企業。
意思是,你所在的工廠價值1001萬,你要是手里有1000萬現金,那再加這1萬“代金劵”,工廠就歸你。但你實際連1萬塊錢也沒有,更別說1000萬了。
這時有人找到你說,拿500塊錢買你的1萬元“代金券”。你看著久不見葷腥的老婆孩子,想了想,既然留著它也是廢紙一張,還不如換點錢花。于是換得了500塊錢。
當晚你買回了一只熏肘,一家五口吃的其樂融融。妻子還陪你喝了點酒。
過了一個月,工廠歸了前廠長的小舅子。他二姐夫是銀行行長,貸給了他50萬元現金。然后他以500現金換1萬代金券的方式,換了總計1000萬的代金券。其實這招你也想過,但你沒有一個當行長的二姐夫。
他成為老總后,立即“沉痛地”宣布:工廠要“減員增效”。于是,你拿著微薄的補償金下崗了。
又過了三個月,新老總把工廠以600萬價格賣給了外國公司,他還完50萬貸款,凈賺500多萬。他寧可流失400萬國有資產,也不愿拿它給你們這些下崗工人多發點補償金。倒不是他吝嗇,而是他沒工夫,因為他要抓緊套現,繼續換“代金券”,去買新廠。
你下崗了,但鼓舞自己重打精神再就業。不然老婆孩子就要喝風。四處找關系后,你去了一家國有運輸公司當長途司機。雖然辛苦,還只是合同工,沒了鐵飯碗。但至少有個飯碗。隔壁古特曼先生一家已經開煤氣自殺了。
就這么跑了13年長途,全家節衣縮食,供女兒、大兒子上了大學。但你還是愁,因為老父親5年前得了腦梗塞,但退休金太少。最近已經吃不起進口藥了。
這時你接到一張游行者發的傳單,第一句話是:“亞努科維齊選舉舞弊”,這你并不關心。但第二句話是,“尤先科承諾改善社會福利,多發退休金”。
于是你立即加入游行隊伍。那是2004年,你46歲。游行期間,志愿者給你發了條橙色圍巾。你挺高興,準備回去送給老婆。
尤先科上臺后,老父親的退休金漲了一點。但你沒高興兩天就又發愁了:單位給自己配的這輛大貨車已經開了十幾年了,總是壞。尤其幾次剎車失靈,讓自己心驚膽寒。
于是你找科長說,要不要換輛新車。科長說,我也想換,但企業沒錢。因為政府財政就那么多,現在社會福利支出多了,經濟投入就少了。國有企業的補貼就少了。但你并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你更不知道的是,尤先科為了堵社會福利的窟窿,拉動消費,增加稅收,就放松了對娛樂業管制。于是烏克蘭成了情色天堂。
你只知道,你那上大學的女兒整天穿著暴露,濃妝艷抹,讓你很看不慣。但說她也不聽。直到2年后,她在基輔的夜總會被客人毆打成了腦震蕩。
看著病床上昏迷不醒的女兒,你流淚了。
轉眼十年又過去了,經濟始終低迷。在失業人群里,50%是大學生。你大兒子也在其中,他跑起了出租。女兒則在康復后,改在超市收銀,并嫁給了一個賣飼料的小商人。幾年間你做了外公,很開心。
不過幸福很短暫。幾個月后,你在基輔上大學的小兒子,為了反對政府擱置“對歐貿易協定”,而到獨立廣場靜坐抗議。全家很擔心他。
這天中午,他打電話給你,說政府同意讓步,示威行將結束,他晚上就回家吃飯。全家因此松了口氣,你讓妻子出去買菜,準備親自下廚慶祝一番。
晚上,小兒子沒回來。因為眼看示威要平息,寡頭為了制造騷亂,推翻政府,自己取而代之,于是收買槍手混在示威人群里向警察開槍。警察則拔槍還擊。混戰中,小兒子被流彈擊中,死了。
新政府帶BBC來采訪你,然后一起拍屁股走了。
白發人送黑發人。妻子為此一病不起,并在年底去世。而你精神恍惚,再加車輛破舊,剎車失靈,跑車時出了車禍。受了重傷。那是2014年,你56歲。
這一年,烏克蘭內戰爆發,頓巴斯地區打成了焦土。你的大兒子生活潦倒,又心懷激奮,想通過軍功,逆天改命,于是參了軍。但他的部隊開赴前線不久就在伊洛瓦伊斯克遭困,雖然他最后突圍逃生,但失去了左腿。從此借酒消愁。
2018年,你的兒媳帶著孫子和孫女離開了他。
此后4年,俄烏雙方互相指責對方沒有落實《頓巴斯協議》,直到2022年2月,俄羅斯大舉入侵。
到了2022年8月,為了實現9月反攻,你的女婿被抓了壯丁。坊間盛傳,這次反攻其實更多是為了美國中期選舉。但你看到烏克蘭政府軍收復哈爾科夫,還是很高興。只是高興之余,和女兒一樣,很替她丈夫擔心。因為他已經1個月沒有音訊。
又過了3個月,女婿依舊“活不見人,死不見尸”,但因為被納入“失蹤”,所以得不到撫恤。女兒把孩子托付給你,自己上街去示威。但拿回來的,是一張登記表,給她自己的:按政府新法令,所有適齡且少于三個孩子的非哺乳期婦女,要進行征兵登記。以備日后動員之需。
因為俄軍的空襲,家里漆黑一片,你喝著悶酒,突然想起30多年前,一家人圍坐一起,開心地吃著熏肘。你看著他們,給自己打氣,雖然眼下困難,但等十年,最多十五年,孩子上大學就好了。到時就帶妻子去克里米亞看看大海。
如今三十年過去了,妻子沒了,小兒子死了,大兒子殘了,大兒媳跑了,女婿也在戰場失蹤了。連克里米亞也丟了。你記起抽屜里還有把手槍,里面還有1顆子彈,但你不知道應該射向誰。
是射向前蘇的腐敗官員,民選的騙子政客,以及他們所豢養的無恥寡頭,還是頓巴斯的叛亂分子,俄羅斯的冬日將軍,美國的軍火販子,還是……自己?
這時敲門聲響了,是征兵站的人,他告訴你:尤塞里·伊萬諾維奇,戶籍顯示您今年64歲,根據23年1月的新法令,符合征兵標準,請您在這里簽字,準備為祖國而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