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25日美股周一收盤漲跌不一。納指下跌超過1.2%,抹去今年以來的所有漲幅。標普500指數下跌0.5%,為連續第三日下跌。本周市場重點關注英偉達財報與PCE通脹指標。微軟削減數據中心支出的消息(“算力需求懷疑論”)引發市場對人工智能行業疲軟的擔憂。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漲0.08%,納斯達克指數跌1.21%,標普500指數跌0.49%。
大型科技股多數下跌,博通跌近5%,英偉達跌超3%,特斯拉、Meta跌超2%,亞馬遜、微軟跌超1%,蘋果微漲。伯克希爾哈撒韋B類股收漲4.2%,創11月以來最佳單日表現。半導體、硬件板塊跌幅居前,納微半導體跌超8%,美光科技跌超3%,高通、AMD、英特爾跌超2%。
近期漲勢頗為兇猛的中概股,也受到市場情緒沖擊,以及特朗普有關政策的影響。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跌5.24%。截至收盤,阿里巴巴跌10.23%、京東跌7.33%、百度跌3.74%、拼多多跌8.81%、嗶哩嗶哩跌10.04%、蔚來跌1.80%、網易跌4.19%、富途控股跌9.16%、理想汽車跌4.01%、萬國數據跌11.57%、金山云跌10.74%、世紀互聯跌8.94%。
最近一段時間美股總體表現較為羸弱。從大的邏輯來看,美股其實符合正常的價值投資邏輯,即業績發布后市場會根據是否超預期或弱預期來決定漲跌。業績發布前的這段時間,市場會進入一定的隨機游走狀態,受到各種宏觀數據和政策的影響,直到下次業績發布后再看情況。
美股上市公司下次業績發布要到四五月份,因此這段時間會受到政策和數據的影響。經濟數據方面,剛剛發布的美國數據確實偏弱,但后續可能還會有其他數據來對沖。政策方面,特朗普和馬斯克在美國國內和全球頻頻出招,美國國內也出現了一些情緒反彈,這也會反映到股市中,市場對風險的厭惡程度提高,這也是客觀情況。
值得關注的是美股中概股金龍指數大跌5.24%。這輪港股反彈的主要推動力是阿里巴巴,上周五大漲后昨天大跌超過10%。港股相對還是比較強的,但從外部環境來看其實有點超預期。周末特朗普發布了所謂的“美國優先投資法案”,并對中國的一些船運公司、海運公司實施了限制性政策。因此中美之間的各種毛衣、投資、金融摩擦正在升溫。
瑞銀分析師出來解讀了“美國第一”投資備忘錄,他說政策有四個關鍵內容:1、限制中國企業在關鍵基礎設施、技術、數據的投資。2、限制美國養老金和捐贈基金在中國科技領域的投資。3、可能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4、審查VIE財務標準。看到我們科技股起勢,馬上就搞新的限制政策了,技術端限制不了,就在投資端限制,真是鐵了心的搞事情。
但昨天港股幾乎沒有反饋,美股中概股則更加敏感。對于外資來說,他們會把整個大中華資產打包,首先買入美股中概股,然后買入港股,最后較少資金進入A股。目前外資進入A股已經非常少了。因此中概股的大幅調整是否代表了外資態度的微妙變化?這種變化一方面看好港股為代表的中國科技機會,另一方面外部政策的不確定性也會成為外資的考量。
我的理解今晚中概股下跌,只是外資短線資金借著利空暫時跑路,中國科技股行情還沒結束,回調一波后大概率還會有資金入場抄底。不過今晚暴跌后對A股和港股的科技題材會有影響,估計都得吃一碗大面了。現在就看內資能不能撐起來了,如果內資也被嚇到的話,短期科技股有可能會有一波不小的回調,打架一定要做好心理預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