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于烏克蘭的態度,一下子發生了180度大反轉,美國不光繞開烏克蘭與歐洲,同俄羅斯在沙特舉行雙邊會談,談論結束俄烏沖突事務,并向烏克蘭拋出嚴苛的貿易協議。
據觀察者網報道,澤連斯基在慕尼黑會議期間,拒絕簽署美方提出的礦產協議以來,美國政府仍在持續對烏克蘭施壓,并拿出了一份2.0版本的礦產協議。
相比于上一份協議,這份新的協議條件更加苛刻,里面不僅烏克蘭將一半的自然資源以及港口等,基礎設施的收入轉交給美國,且美國不會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除此之外,烏克蘭還要向一個美國擁有100%權益的,基金會注資5000億美元。
特朗普還在日前表示,聲稱其與烏克蘭已經“非常接近”達成這份協議,國際輿論也對這份協議一片嘩然,即便是其歐洲盟國,也指責特朗普的行為,“堪比新時代凡爾賽條約”。
然而事實上,這一切也都是烏克蘭自作自受導致的。
自今年年初特朗普上臺以來,基輔方面為了繼續獲得美國支持,開始在各種場合吹噓,其擁有豐富礦產資源,澤連斯基甚至在電視節目中,展示了烏克蘭的礦藏地圖,用于證明烏克蘭仍然有進行經濟開發的潛力。
盡管烏克蘭的礦藏確實豐富,但卻遠沒有澤連斯基吹噓的那樣有價值,因為其中絕大部分的礦產當前都處于俄控區。
例如位于波克羅夫斯克外圍的舍普琴科礦,這是全歐洲最大的鋰礦產地,但早在去年年底,此地就已經落入俄軍之手。
由此可見,澤連斯基所宣傳的烏克蘭礦藏豐富,實際上只不過是一張空頭支票,因為只有烏軍重新奪回這些領土,才有可能對其進行開發,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在特朗普眼里,這些礦藏反而成為了,從烏克蘭身上薅羊毛的關鍵,美國在過去3年間已經先后,對烏克蘭投入超過5000億美元,但烏克蘭在戰場上的態勢卻逐漸惡化。
時至今日,烏克蘭不僅已經完全失去了將俄軍驅逐的能力,反而每天都在丟失領土,大概率在今年以內,烏軍就會喪失頓巴斯地區絕大部分的領土。
一向采取務實態度以及“美國優先”策略的特朗普,自然不能容忍美國這幾千億美元的投入就這么打了水漂,澤連斯基極力吹噓的礦產資源,便成為了特朗普必須要拿到的“補償”。
令人唏噓的是,僅僅在兩年前,澤連斯基在美國還被盛贊為“自由世界的英雄”,并且在國會的演講也得到了大量掌聲與支持,現如今,他本人從“英雄”轉變為“非法總統”,背后代表的正是美國對烏克蘭局勢的態度完全轉變。
這一幕其實也為世界上不少國家敲響了警鐘,對于美國而言,所謂的盟國只不過是一顆隨時可以扔掉的棋子,將寶全部壓在美國身上,最后恐怕也難逃成為第二個烏克蘭的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